80後的人, 已經不再年輕, 新年到來的時候, “奔三”已經成為了80後乃至全社會最關心的話題。 這個註定成為本年度熱門關鍵字的詞語, 也在提醒著每一個80後, 時限已到!不要再低頭趕路了, 不要再迷茫了。 如果你有和本文主人公同樣的經歷和感受, 不妨說出來聽聽, 讓大家幫你出出主意, 也給自己一個警示。
講述人:小吳
職業:自由職業者
年齡:30
【核心問題】
事業、感情、車子房子、養老, 生活中的一切開銷, 有誰來為已經30的80後買單?
【正文】
喪鐘為我而鳴
2010年的到來, 就像敲響的喪鐘, 每每都壓在我的心頭, 沉重得讓我喘不過氣來。
關於事業
10年前我認為只要努力就會成功, 10年後我知道付出並不一定有回報。
7年前我從一個普通的大學畢業, 學歷本科, 雖然當時競爭激烈, 但我還是比較輕鬆地在一個小報社找了份還算不錯的工作。 我沒有想太多, 我總覺得如果自己一直努力, 或者是慢慢熬, 總是能夠有出頭的那一天, 就算做不到出人頭地, 但是隨著工作經驗的增加, 起碼工資還是能慢慢增長的。 可是現實告訴我想錯了,
我和哥們一起總結過, 如今這個時代, 想要掙錢發財就只有三條路可走:“繼承、娶富婆和做壞事”。
關於感情
10年前我對一個女孩子說:“我愛你。”她說:“對不起,你還小。”10年後我對一個女孩子說:“我愛你。”她也這樣說:“對不起,我還小。”
有的時候我很明白這是為什麼,但更多的時候我不想告訴自己這是為什麼。10年前我一無所有,10年後我依舊空空如也,豐富的人生經歷?那其實就是一堆狗屎!轉來轉去,我總是在原地踏步,我總覺得自己成熟了,然而仔細想想,卻發現我還不如10年前對我說不的那個女孩兒能更清楚地看清這個社會,看清楚人與人之間的所謂愛情。
大學時候的女友曾經海誓山盟,卻在畢業那年各奔東西,如今已同路人;工作時認識的女孩兒告訴我她希望我能更努力一些,然後把所有的嫵媚都拋給了上司,讓我噁心的不再想要和她說任何一句話;相親時候的女孩兒木訥生澀,卻冷冰冰地問我有無房與車,無法回答之後便是從此不再聯繫。
我不知道現在的女人是不是比我們男人更能看透社會和人性,我不知道女人們的價值觀是不是真的能反映現代社會的潮流,我不知道像我這樣的單身大齡青年是否能夠得到社會的關愛,或許根本不配得到關愛?我看了去年爭議話題最多的《蝸居》,我知道我顯然無法成為宋思明那樣的人,雖然對他的行為和作風我很鄙視,也許正是他們這類人奪走了本該屬於我們的女孩兒,但比起這個,我更恨的是甘當小三兒的郭海藻,她居然還沉浸在當小三兒的所謂的幸福美滿之中。我很同情她的前男友,我甚至覺得那就是我這類人的縮影,我不明白現在的女人都在想些什麼,難道物質生活的需求已經被她們提高了思想的第一位了麼?也許有人會說我“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但是我很清楚我在做什麼,也許我並不是很成功,但是像我這樣的人難道就不應該得到女人的愛麼?
10年前我認為很多人都需要我的愛,10年後的我卻發現我需要很多人的愛。
關於生活
10年前我認為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奇跡,10年後我知道母親才是一個最大的奇跡。
我對這個世界有著太多的不解和疑問,雖然我已經三十了,但是我卻總覺得自己還沒有長大,我仍舊寄居在父母的屋簷下,吃著一早一晚母親為我做的飯菜。看著逐漸年老的父親母親,我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些什麼,我很愧疚,我做過了很多事但都失敗了,我努力向著他們期望的目標努力,卻都沒有成功。他們曾經有過埋怨,但是到最後卻都一往無前地支持著我,是家是我的避風港,但不是我的安樂窩,我很清楚父母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什麼,我也很明白自己應該去做什麼。有的時候,看到父母注視著別人小孩兒的眼神,我心中常常忍不住地自責,我知道他們眼中的是什麼,那是曾經的我,那是他們期盼的未來,和生命尾聲的最後期望,我總是不忍和他們的目光直視,我總是發誓我要做些什麼,卻發現,工作了這麼多年,我卻還沒有給父母上交過一分錢。
我不想說車與房,那已經是不太現實的考慮,我只想能夠安安穩穩地,為父母養老,讓他們不再為我操勞,幸福地度過晚年。
剛畢業的那會兒,我很慶倖我趕上了80後的頭班車,我還能夠貼上新時代的標籤並擁有舊時代的種種優點。然而時過境遷,現在的我卻常常恨自己為什麼會被卡在時代的邊緣,為什麼我不能是個純粹的70後或者哪怕是被稱之為腦殘的90後?
後記:
怨念,用這個時下流行的詞語來形容這位已經“奔三”的80後也許再合適不過,也許諸多的問題是這個時代的特點,但是我們不應該放棄自己的希望,政府已經將80後的扶持計畫提上了議事日程,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會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我不知道如果買賣不做了,我還能去幹什麼?回到一個類似原來的單位上班?我不知道我還能不能有未來。關於感情
10年前我對一個女孩子說:“我愛你。”她說:“對不起,你還小。”10年後我對一個女孩子說:“我愛你。”她也這樣說:“對不起,我還小。”
有的時候我很明白這是為什麼,但更多的時候我不想告訴自己這是為什麼。10年前我一無所有,10年後我依舊空空如也,豐富的人生經歷?那其實就是一堆狗屎!轉來轉去,我總是在原地踏步,我總覺得自己成熟了,然而仔細想想,卻發現我還不如10年前對我說不的那個女孩兒能更清楚地看清這個社會,看清楚人與人之間的所謂愛情。
大學時候的女友曾經海誓山盟,卻在畢業那年各奔東西,如今已同路人;工作時認識的女孩兒告訴我她希望我能更努力一些,然後把所有的嫵媚都拋給了上司,讓我噁心的不再想要和她說任何一句話;相親時候的女孩兒木訥生澀,卻冷冰冰地問我有無房與車,無法回答之後便是從此不再聯繫。
我不知道現在的女人是不是比我們男人更能看透社會和人性,我不知道女人們的價值觀是不是真的能反映現代社會的潮流,我不知道像我這樣的單身大齡青年是否能夠得到社會的關愛,或許根本不配得到關愛?我看了去年爭議話題最多的《蝸居》,我知道我顯然無法成為宋思明那樣的人,雖然對他的行為和作風我很鄙視,也許正是他們這類人奪走了本該屬於我們的女孩兒,但比起這個,我更恨的是甘當小三兒的郭海藻,她居然還沉浸在當小三兒的所謂的幸福美滿之中。我很同情她的前男友,我甚至覺得那就是我這類人的縮影,我不明白現在的女人都在想些什麼,難道物質生活的需求已經被她們提高了思想的第一位了麼?也許有人會說我“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但是我很清楚我在做什麼,也許我並不是很成功,但是像我這樣的人難道就不應該得到女人的愛麼?
10年前我認為很多人都需要我的愛,10年後的我卻發現我需要很多人的愛。
關於生活
10年前我認為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奇跡,10年後我知道母親才是一個最大的奇跡。
我對這個世界有著太多的不解和疑問,雖然我已經三十了,但是我卻總覺得自己還沒有長大,我仍舊寄居在父母的屋簷下,吃著一早一晚母親為我做的飯菜。看著逐漸年老的父親母親,我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些什麼,我很愧疚,我做過了很多事但都失敗了,我努力向著他們期望的目標努力,卻都沒有成功。他們曾經有過埋怨,但是到最後卻都一往無前地支持著我,是家是我的避風港,但不是我的安樂窩,我很清楚父母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什麼,我也很明白自己應該去做什麼。有的時候,看到父母注視著別人小孩兒的眼神,我心中常常忍不住地自責,我知道他們眼中的是什麼,那是曾經的我,那是他們期盼的未來,和生命尾聲的最後期望,我總是不忍和他們的目光直視,我總是發誓我要做些什麼,卻發現,工作了這麼多年,我卻還沒有給父母上交過一分錢。
我不想說車與房,那已經是不太現實的考慮,我只想能夠安安穩穩地,為父母養老,讓他們不再為我操勞,幸福地度過晚年。
剛畢業的那會兒,我很慶倖我趕上了80後的頭班車,我還能夠貼上新時代的標籤並擁有舊時代的種種優點。然而時過境遷,現在的我卻常常恨自己為什麼會被卡在時代的邊緣,為什麼我不能是個純粹的70後或者哪怕是被稱之為腦殘的90後?
後記:
怨念,用這個時下流行的詞語來形容這位已經“奔三”的80後也許再合適不過,也許諸多的問題是這個時代的特點,但是我們不應該放棄自己的希望,政府已經將80後的扶持計畫提上了議事日程,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會有一個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