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兩性養生>正文

三十不立的80後自白書

80後的人, 已經不再年輕, 新年到來的時候, “奔三”已經成為了80後乃至全社會最關心的話題。 這個註定成為本年度熱門關鍵字的詞語, 也在提醒著每一個80後, 時限已到!不要再低頭趕路了, 不要再迷茫了。 如果你有和本文主人公同樣的經歷和感受, 不妨說出來聽聽, 讓大家幫你出出主意, 也給自己一個警示。

講述人:小吳

職業:自由職業者

年齡:30

【核心問題】

事業、感情、車子房子、養老, 生活中的一切開銷, 有誰來為已經30的80後買單?

【正文】

喪鐘為我而鳴

2010年的到來, 就像敲響的喪鐘, 每每都壓在我的心頭, 沉重得讓我喘不過氣來。

據說眾大牌主演的大片《孔子》就快上映了, 但不管多火我都不會去看, 因為就是因為孔子他老人家2000多年的一句“三十而立”, 讓2000多年後的我抬不起頭來。 我恨我生不逢時, 1月1日生人, 當西曆新年過去的時候, 我就是那第一個邁進30大限的80後。

關於事業

10年前我認為只要努力就會成功, 10年後我知道付出並不一定有回報。

7年前我從一個普通的大學畢業, 學歷本科, 雖然當時競爭激烈, 但我還是比較輕鬆地在一個小報社找了份還算不錯的工作。 我沒有想太多, 我總覺得如果自己一直努力, 或者是慢慢熬, 總是能夠有出頭的那一天, 就算做不到出人頭地, 但是隨著工作經驗的增加, 起碼工資還是能慢慢增長的。 可是現實告訴我想錯了,

工作了兩年, 工資仍舊處在最初的那個標準線上, 沒有任何改變。 重複著單調乏味的生活, 我覺得自己就是在浪費青春, 看看周圍的同學和朋友, 有的成為外企的高薪白領, 有的已經成為官場裡頗有影響力的人, 有的自己開始投資做了生意, 個個都春風得意。 我不能接受這樣的事實, 要知道在以前上學的時候, 他們沒有幾個比我強的, 於是我決定跳槽。 托人托關係, 我又去了一家國際知名的大公司, 工資並沒有本質的提高, 雖然增加了那麼區區幾百塊, 可還是可憐的那麼一點點。 起初還可以, 我努力地幹活, 經常沒日沒夜地加班, 有的時候甚至加班費都超過了基本工資, 我曾經一度覺得自己很充實很優秀,
但後來我發現我只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不走出去還好, 一旦你去別人對比, 你就會發現, 自己仍舊是最無能的那一批人。 大概是三年前的一次同學聚會上, 早已不是當年模樣的同學們各自都聊著天, 我坐在飯桌的一角, 和同樣境遇不佳的人聽著“成功同學”的高談闊論, 席間的喧囂和桌上的食物無法提起我的興趣, 我只能一根接著一根地抽煙, 我經常恨得牙根癢癢, 我不恨我那些有錢又有面子的同學, 我會恨我自己, 但是我卻覺得我沒有做錯什麼, 於是我轉而恨自己所處的尷尬時代, 但是為什麼失敗的我?生活不盡如人意的是我?為什麼?

我和哥們一起總結過, 如今這個時代, 想要掙錢發財就只有三條路可走:“繼承、娶富婆和做壞事”。

我自認沒有做壞事的勇氣和膽量, 我也沒有什麼海外富有的權貴親戚能讓我去繼承, 娶個富婆也許有戲, 但是指望著一個連普通女孩兒都不愛搭理的我能被富婆看上, 似乎也是天方夜譚。 於是我們一起想到了做買賣, 似乎經常做生意還能夠賺點錢, 於是在兩年前, 我辭去了工作, 拿著僅有的一點積蓄和從父母那裡借來的一些錢, 和朋友們合夥開了一家小店面, 做屬於自己的生意。 一開始還可以, 雖然自己進貨囤貨看場子都比較辛苦, 但是沒有人約束, 自己幹的也很悠閒自得, 掙得錢也多了一些。 可是似乎老天爺總是和我過不去, 從去年起我們租的店面附近又開了幾家和我們同行業的店鋪,
規模卻比我們更大, 裝修也更豪華, 似乎比我們更有底氣。 漸漸地, 我發現我們已經攏不住客源, 並不是我們做的不夠好, 也不是經營理念有什麼問題, 可是生意卻慢慢地黯淡了下來, 一直到去年年底, 我們還在勉強支撐著, 小工已經盡可能的辭退了, 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扛著。 轉過年來的時候, 已經有一個朋友透露出不再想繼續幹了的意思, 我無法勉強, 心裡卻是酸楚和迷茫。 看著初中畢業就輟學倒騰小買賣的同學早已經在好幾年前就有房有車, 中專畢業後去銀行工作的朋友也已經月入5位數, 而作為一個大學畢業生, 被稱之為“天之驕子”的我卻一無所有, 我經常懷疑自己是不是選錯了路。 我不知道我還能支撐多久, 我不知道如果買賣不做了,我還能去幹什麼?回到一個類似原來的單位上班?我不知道我還能不能有未來。

關於感情

10年前我對一個女孩子說:“我愛你。”她說:“對不起,你還小。”10年後我對一個女孩子說:“我愛你。”她也這樣說:“對不起,我還小。”

有的時候我很明白這是為什麼,但更多的時候我不想告訴自己這是為什麼。10年前我一無所有,10年後我依舊空空如也,豐富的人生經歷?那其實就是一堆狗屎!轉來轉去,我總是在原地踏步,我總覺得自己成熟了,然而仔細想想,卻發現我還不如10年前對我說不的那個女孩兒能更清楚地看清這個社會,看清楚人與人之間的所謂愛情。

大學時候的女友曾經海誓山盟,卻在畢業那年各奔東西,如今已同路人;工作時認識的女孩兒告訴我她希望我能更努力一些,然後把所有的嫵媚都拋給了上司,讓我噁心的不再想要和她說任何一句話;相親時候的女孩兒木訥生澀,卻冷冰冰地問我有無房與車,無法回答之後便是從此不再聯繫。

我不知道現在的女人是不是比我們男人更能看透社會和人性,我不知道女人們的價值觀是不是真的能反映現代社會的潮流,我不知道像我這樣的單身大齡青年是否能夠得到社會的關愛,或許根本不配得到關愛?我看了去年爭議話題最多的《蝸居》,我知道我顯然無法成為宋思明那樣的人,雖然對他的行為和作風我很鄙視,也許正是他們這類人奪走了本該屬於我們的女孩兒,但比起這個,我更恨的是甘當小三兒的郭海藻,她居然還沉浸在當小三兒的所謂的幸福美滿之中。我很同情她的前男友,我甚至覺得那就是我這類人的縮影,我不明白現在的女人都在想些什麼,難道物質生活的需求已經被她們提高了思想的第一位了麼?也許有人會說我“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但是我很清楚我在做什麼,也許我並不是很成功,但是像我這樣的人難道就不應該得到女人的愛麼?

10年前我認為很多人都需要我的愛,10年後的我卻發現我需要很多人的愛。

關於生活

10年前我認為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奇跡,10年後我知道母親才是一個最大的奇跡。

我對這個世界有著太多的不解和疑問,雖然我已經三十了,但是我卻總覺得自己還沒有長大,我仍舊寄居在父母的屋簷下,吃著一早一晚母親為我做的飯菜。看著逐漸年老的父親母親,我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些什麼,我很愧疚,我做過了很多事但都失敗了,我努力向著他們期望的目標努力,卻都沒有成功。他們曾經有過埋怨,但是到最後卻都一往無前地支持著我,是家是我的避風港,但不是我的安樂窩,我很清楚父母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什麼,我也很明白自己應該去做什麼。有的時候,看到父母注視著別人小孩兒的眼神,我心中常常忍不住地自責,我知道他們眼中的是什麼,那是曾經的我,那是他們期盼的未來,和生命尾聲的最後期望,我總是不忍和他們的目光直視,我總是發誓我要做些什麼,卻發現,工作了這麼多年,我卻還沒有給父母上交過一分錢。

我不想說車與房,那已經是不太現實的考慮,我只想能夠安安穩穩地,為父母養老,讓他們不再為我操勞,幸福地度過晚年。

剛畢業的那會兒,我很慶倖我趕上了80後的頭班車,我還能夠貼上新時代的標籤並擁有舊時代的種種優點。然而時過境遷,現在的我卻常常恨自己為什麼會被卡在時代的邊緣,為什麼我不能是個純粹的70後或者哪怕是被稱之為腦殘的90後?

後記:

怨念,用這個時下流行的詞語來形容這位已經“奔三”的80後也許再合適不過,也許諸多的問題是這個時代的特點,但是我們不應該放棄自己的希望,政府已經將80後的扶持計畫提上了議事日程,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會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我不知道如果買賣不做了,我還能去幹什麼?回到一個類似原來的單位上班?我不知道我還能不能有未來。

關於感情

10年前我對一個女孩子說:“我愛你。”她說:“對不起,你還小。”10年後我對一個女孩子說:“我愛你。”她也這樣說:“對不起,我還小。”

有的時候我很明白這是為什麼,但更多的時候我不想告訴自己這是為什麼。10年前我一無所有,10年後我依舊空空如也,豐富的人生經歷?那其實就是一堆狗屎!轉來轉去,我總是在原地踏步,我總覺得自己成熟了,然而仔細想想,卻發現我還不如10年前對我說不的那個女孩兒能更清楚地看清這個社會,看清楚人與人之間的所謂愛情。

大學時候的女友曾經海誓山盟,卻在畢業那年各奔東西,如今已同路人;工作時認識的女孩兒告訴我她希望我能更努力一些,然後把所有的嫵媚都拋給了上司,讓我噁心的不再想要和她說任何一句話;相親時候的女孩兒木訥生澀,卻冷冰冰地問我有無房與車,無法回答之後便是從此不再聯繫。

我不知道現在的女人是不是比我們男人更能看透社會和人性,我不知道女人們的價值觀是不是真的能反映現代社會的潮流,我不知道像我這樣的單身大齡青年是否能夠得到社會的關愛,或許根本不配得到關愛?我看了去年爭議話題最多的《蝸居》,我知道我顯然無法成為宋思明那樣的人,雖然對他的行為和作風我很鄙視,也許正是他們這類人奪走了本該屬於我們的女孩兒,但比起這個,我更恨的是甘當小三兒的郭海藻,她居然還沉浸在當小三兒的所謂的幸福美滿之中。我很同情她的前男友,我甚至覺得那就是我這類人的縮影,我不明白現在的女人都在想些什麼,難道物質生活的需求已經被她們提高了思想的第一位了麼?也許有人會說我“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但是我很清楚我在做什麼,也許我並不是很成功,但是像我這樣的人難道就不應該得到女人的愛麼?

10年前我認為很多人都需要我的愛,10年後的我卻發現我需要很多人的愛。

關於生活

10年前我認為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奇跡,10年後我知道母親才是一個最大的奇跡。

我對這個世界有著太多的不解和疑問,雖然我已經三十了,但是我卻總覺得自己還沒有長大,我仍舊寄居在父母的屋簷下,吃著一早一晚母親為我做的飯菜。看著逐漸年老的父親母親,我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些什麼,我很愧疚,我做過了很多事但都失敗了,我努力向著他們期望的目標努力,卻都沒有成功。他們曾經有過埋怨,但是到最後卻都一往無前地支持著我,是家是我的避風港,但不是我的安樂窩,我很清楚父母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什麼,我也很明白自己應該去做什麼。有的時候,看到父母注視著別人小孩兒的眼神,我心中常常忍不住地自責,我知道他們眼中的是什麼,那是曾經的我,那是他們期盼的未來,和生命尾聲的最後期望,我總是不忍和他們的目光直視,我總是發誓我要做些什麼,卻發現,工作了這麼多年,我卻還沒有給父母上交過一分錢。

我不想說車與房,那已經是不太現實的考慮,我只想能夠安安穩穩地,為父母養老,讓他們不再為我操勞,幸福地度過晚年。

剛畢業的那會兒,我很慶倖我趕上了80後的頭班車,我還能夠貼上新時代的標籤並擁有舊時代的種種優點。然而時過境遷,現在的我卻常常恨自己為什麼會被卡在時代的邊緣,為什麼我不能是個純粹的70後或者哪怕是被稱之為腦殘的90後?

後記:

怨念,用這個時下流行的詞語來形容這位已經“奔三”的80後也許再合適不過,也許諸多的問題是這個時代的特點,但是我們不應該放棄自己的希望,政府已經將80後的扶持計畫提上了議事日程,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會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