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控制欲強是源於內心恐懼

控制欲幾乎是人的本能, 它用來對付我們內心的恐懼。 人在本質上是孤獨的, 與孤獨同步生長的就是控制的欲望。 最常見的現象就是妻子希望控制丈夫的動向, 母親習慣控制孩子的行為, 上司渴望洞悉員工的心思。

控制者的焦慮是相同的, 控制的方法卻呈多種狀態:威脅、誘惑和獎勵。

常用的方法一是揪住對方曾經犯過的錯, 威脅他, 以造成他的“負罪感”和“恐懼感”。 還有就是對他百般地好, 萬一發現問題就發問:“我對你那麼好, 你怎麼那樣沒有良心……”這樣做的目的, 是一旦他做了越軌之事之後, 使他有“負罪感”和“內疚感”。

除生活場景外, 在社會生活中的控制者, 更多是利用相關條件控制他人的行為, 但是事實上卻難以控制人心。 民主與法制社會的特點是按規則行事。 在制度和規則下人的心理精神是自由的, 人格是獨立的, 而封建社會的特點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一般而言, 控制欲只是控制者自己的心理需求, 卻並不能控制事態的發展。

${FDPageBreak}

下一頁推薦閱讀:男性不可不知女性的11個弱點

控制欲是弱者的心理, 是示弱的行為, 是控制者為了撫慰自己的焦灼與不安。 事實上控制對對方是無效而有害的, 最直接的後果是破壞關係, 於事無補。 控制永遠只能是一種欲望, 沒有人會被真正地控制住, 所謂的被控制也只是對方為了某種需求的妥協。

控制者的精神心理是痛苦、焦灼的。 而被控制者則常常是控制者的心理的遙控器。 一舉一動都牽扯著控制者情緒。

一旦誰成了控制者, 他就會越來越弱, 越來越緊張、恐懼、絕望。 控制者是緊張的, 內心有愛的人是放鬆的。

控制者永遠處在不安全之中。 而最大的安全感, 來自我們能夠打開心門, 坦然接受事實, 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 勇於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恐懼和愛是相對立的, 當我們懂得了如何愛自己, 學會給自己內心填滿愛的能量, 恐懼就會漸漸消散。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