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春季養肺注意事項
三、養肺的中藥
春季養肺食譜
1、川貝冰糖燉雪梨。 原料:川貝10g、冰糖12-15g、雪梨或豐水梨一個(可適量加入百合或枸杞)。 做法:將梨洗淨,不去皮。 對半切後,將核挖去。 將梨放入碗中,把冰糖及川貝或配料一併置入梨子被挖去核的凹洞中,加入少許純水蓋過川貝。 將碗置入蒸鍋或電鍋中加水蒸煮,大火煮開後轉小火慢燉一小時後剖開食用。
2、雙參麥冬雞。 原料:烏雞一隻、西洋參6g、鮮沙參15-20g、麥冬10g、薑片5-6片。 做法:將烏雞、鮮沙參等材料洗淨備用。 在鍋中放入少許香(麻)油爆香薑片至微黃。
3、燕窩銀耳羹。 原料:燕盞一片、銀耳(幹的)2-3g、冰糖6-8g、桂花醬2-3g。 做法:將燕盞與銀耳分裝兩碗加水發泡,燕盞發泡約40-60分鐘,銀耳發泡約2小時。
燕盞及發泡的水一起保留,將銀耳取出與冰糖、桂花醬一起加入燕盞碗中,適量補充水後置入蒸鍋或電鍋中蒸煮。 慢火蒸煮約1個小時後,即可關火取出食用。
4、紅豆薏米粥:取薏米50克、紅豆50克、蓮子30克、紅棗40克,薏米和紅豆用清水浸泡3小時,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煮沸,再加入蓮子、紅棗,小火保溫燜40分鐘,即可食用。
5、杏仁粥:將去皮甜杏仁10克研成泥狀,加入到淘洗乾淨的50克粳米中,加入適量水煮沸,再以慢火煮爛即可。 宜溫熱時服食,日服2次,可作早晚餐,具有止咳平喘之功效,健康人也可常食,以強身健體,預防疾病。
春季養肺注意事項
1、運動養肺。 一天中養肺的最佳時間是早7點~9點,這時肺臟功能最強,最好此時進行慢跑等有氧運動,能強健肺功能。 另外,上下樓梯、慢跑、太極拳等運動也對肺功能有益。
2、多喝水。 最好每天都能比其他季節多喝500ml水。 還可以將熱水倒入杯中,用鼻子對準杯口呼吸,每天3次,一次10分鐘。
3、充足休息。 根據中醫觀點,不同時間段內,人體各個臟器的運動狀況有主次之別,二肺在淩晨3:00-5:00的時間段內,在進行一系列的活動,所以,在這段時間內要進行充分的休息,注意保暖,避免熬夜給肺帶來傷害。
4、做深呼吸。 適度的深呼吸運動有助於清肺。 伸開雙臂儘量擴張胸部,然後用腹部來帶動呼吸,可增加肺容量。
養肺的中藥
1、西洋參
中醫認為西洋參性苦、微甘而寒,入心、肺、腎經,有補肺降火、養胃生津之功。 《本草從新》言其:“補肺降火,生津液,除煩倦,虛而有火者相宜。 ”除此之外,西洋參有助於靜心凝神、消除疲勞、增強記憶力等。 、西洋參對虛煩燥火、咽痛失音、倦怠乏力、咳嗽喘促、胃燥津傷、咽幹口渴以及煙酒過多、食欲不振等人群皆有益。
2、玉竹
玉竹味甘、性平,入肺、胃二經。 具有滋陰潤燥、除煩止咳之功效。 用於熱病傷陰、肺胃燥熱、咳嗽少痰、心煩口渴、虛勞發熱、消谷易饑、尿頻、筋脈失養攣痛、素體陰虛、風濕自汗、勞瘧寒熱等症。 《本草綱目》介紹該藥主治“風溫自汗灼熱,及勞瘧寒熱,脾胃虛乏,男子小便頻數,失精,一切虛損”。
3、桔梗
桔梗味苦、辛,性平,歸肺經。 功能開宣肺氣、祛痰止咳、利咽散結、寬胸排膿,常用以治療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咽痛、音啞、肺癰吐膿、瘡瘍膿成不潰等病症。 如治風寒咳嗽,痰白清稀,配紫蘇、杏仁等,如杏蘇散;治風熱或溫病初起咳嗽痰黃而稠,配桑葉、菊花、杏仁等,如桑菊飲;治痰阻氣滯,肺失宣降,胸膈痞悶,每配枳殼、瓜蔞皮等。
4、黃精
黃精歸脾、肺、腎經。 《本草綱目》:能補中氣,除風濕,安五臟,黃精補五勞七傷,強筋骨,耐寒暑,益脾胃,潤心肺。 單品蒸後曬乾服食能潤肌膚,耐饑餓。 李時珍說:黃精接受戊己淳氣,故為補黃宮佳品,補各種虛損,填精髓,除熱寒,殺蟲。 《神仙芝草經》記載:黃精能寬中益氣,調養五臟,使肌肉充健、骨骼堅硬、氣力倍增、面色紅潤、白髮轉黑、牙齒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