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的黏膜上皮在各種致癌因素的長期作用下, 可以引起食管黏膜炎症和上皮增生, 從單純性增生到不典型增生, 最好發生癌變, 並由原為癌發展成浸潤癌, 大約需要十幾年。 食道癌的發生部位以中段最多, 約占50%;下段次之, 約占30%;上段最少, 約占20%。
中晚期食道癌的病理形態分為以下5型:
1.髓質型 癌瘤呈坡狀隆起, 侵及食管壁各層或周圍組織, 切面色灰白如腦髓, 可伴有潰瘍, 本型多見, 惡性程度最高。 它常有較明顯外侵, 手術切除率較低, 外科治療預後較差, 放射治療效果中等, 復發率也高。
2.蕈傘型 癌瘤呈圓形或卵圓形,
3.潰瘍型 潰瘍型主要為較深的潰瘍, 邊緣稍隆起, 多不引起食管梗阻。 潰瘍型食道癌常有較明顯但較局限外侵, 切除率中等, 本類型因有穿孔危險, 放射治療應密切注意。
4.縮窄型 癌瘤呈環狀生長, 質硬, 涉及食管全周, 易引起食管梗阻, 病變一般長度約3 cm, 很少超過5 cm, 本型較少見。
5.腔內型 腫瘤呈圓形或卵圓形向腔內突出, 常有較寬的基底與食管壁相連, 腫瘤表面有糜爛或不規則小潰瘍, 腔內型食道癌雖體積常較巨大, 但常無明顯外侵, 因此手術切除率很高, 放射治療也非常敏感。 但無論手術還是放療, 其遠期結果均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