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3D電影為何誘發心理困惑?

解答者:高山川(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心理學系)
問:3D電影的逼真效果常常令人嘖嘖稱奇, 然而, 電影中的“虛擬之美”與現實生活的反差, 也引起了觀眾的心理困惑。 有報導稱, 一些人在看過電影后, 產生了沉迷網遊或抑鬱等不良症狀。 請問, 3D電影為何會誘發觀眾心理困惑? 
答:看電影是人們緩解壓力的一種常用手段。 從心理學角度看, 上述觀眾遭遇的心理困惑, 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們本身存在的內心困境, 即現實的生活方式忽略了人的某些基本心理需要。 心理學家榮格認為, 我們遭遇的大多數困難,
是由於失去了與本能的聯繫, 失去了與儲存在心底的、未曾忘卻的古老智慧的聯繫。
可以說, 電影就是大眾的夢。 數字電影借助新技術將這個“夢境”打造得更加逼真, 3D技術則將影視世界的真實感進一步推向極致。 電影中, 導演帶著觀眾一起“做夢”, 在美麗的新世界中探險、奮鬥。 這個夢之所以如此動人心魄, 是因為它打通了人們與潛意識的某種聯繫, 它不僅體現了人們潛意識中的許多原型意象, 還可能喚醒人們對生命和大自然等美好之物的敬畏。
一部好的影片通常也會試圖探討一些有意義的主題:例如, 如何消除不同種族或文化之間、人的外在自我與內在自我之間等的衝突?這些問題其實困擾人類已久,
不管在藝術作品中, 還是在現實世界中, 人們一直都在尋求答案。 這也是人們喜愛電影的原因。 而在現實世界中, 只追求成功、不顧及人內心真正需要的現象是存在的。 這就容易讓人產生“無根”之感, 甚至失去生活的目標或意義。 相比電影中的虛幻世界, 現實世界有時不免會讓人感到失落、遺憾。
面對這些困惑, 人們不應走向另一個極端, 有的人過度沉迷於虛擬世界中, 逃避自己應當肩負的現實責任, 這是消極的做法。 因此, 人們在欣賞各種藝術作品之余, 應學會正確對待現實生活中的不完美, 學會在現實世界中通過努力去實現自己的理想。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