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氣",
是指使人體器官發揮機能的動力,
在生理上具有保持活力、溫暖人體、防禦外邪等功能。
而中醫所說的"血"則有兩層含義,
其一是指西醫講的流動在脈管中的"血液",
具有營養和滋潤全身的生理功能;其二是指與"氣"同在的運行載體,
中醫有句話叫"氣為血之帥,
血為氣之母",
氣推動血的運行,
血濡養氣的充盛。
氣血如果不足,
可以在人體的一些細節中發現出來,
只要分辨出這些小細節,
就能認清人體氣血的運行狀態,
有助於預知疾病、保持健康。
1.看眼睛:主要看眼睛的色澤和清澈度。
小孩子都有一雙清澈的眼睛,
2.看皮膚:主要看皮膚的光澤、彈性如何以及有無皺紋, 尤其要看臉部皮膚。 如果皮膚白裡透著粉紅, 有光澤、彈性、無皺紋、無斑, 代表氣血充足。 反之, 皮膚粗糙, 沒光澤, 發暗、發黃、發白、發青、發紅、長斑都代表身體狀況不佳、氣血不足。
3.聽聲音:人的聲音高低也是氣血充足與否的重要表現。 氣血充足的人聲音洪亮有力。 而氣血虧虛的人則表現為說話有氣無力的樣子, 語音很低。
4.看頭髮:中醫認為“發乃血之餘”,
5.看手:如果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細細的,
都代表氣血不足,
而手指指腹飽滿,
肉多有彈性,
則說明氣血充足。
手掌厚而有力,
富有彈性,
一般為氣血充沛,
體質強壯;如果手掌厚而無力,
彈性差,
多為精力欠佳,
疲勞乏力。
手掌軟細薄而無力,
多精力衰退,
體弱多病。
6.看牙齦:牙齦萎縮代表氣血不足,
只要發現牙齒的縫隙變大了,
食物越來越容易塞在牙縫裡,
就要注意了,
身體已在走下坡路,
衰老正在加快。
7.看運動:如運動後稍微休息一會就能恢復精力、渾身輕鬆,
8.看睡眠:入睡快、睡眠沉, 呼吸均勻, 一覺睡到自然醒, 說明氣血足;入睡困難, 易驚易醒、夜尿多, 呼吸深重或打呼嚕的人, 都有氣血虧虛的表現。 此外, 愛睡覺也是氣血虛的表現。
氣血不足者應及時調理, 平時可以多食用一些諸如大棗、黑芝麻、胡桃肉、龍眼肉, 雞肉、豬血之類的補氣養血的食物, 也可服用補氣養血的中成藥如人參歸脾丸、八珍丸等來補養氣血。
但如果症狀嚴重者, 最好到醫院請醫生診治, 以免由於氣血不足引起其他疾病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