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愛容易分手難, 大多數人在分手時都希望好聚好散, 但好聚好散可並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 一不小心沒處理好就會變成勞燕分飛, 落得彼此一身傷。 那麼到底該如何分手才能不傷害對方呢?
顧及對方感受
說話總是會想到對方的立場。 即使你和對方分手了, 對方仍然會記得你的好。 以對方的立場為出發點, 儘量提出分手時不讓對方處於尷尬的境地, 不在特別的節日和特別的環境分手, 比如對方生日或公眾場合。 如果在對方生日的時候你說分手, 那對方就會留下心理陰影, 以後對方每次生日都會記得被甩的經歷,
不要惡意攻擊
不要因為對對方有怨言, 就把自己知道對方的隱私說出去, 攻擊或傷害對方, 因為那樣只會造成一場場的撕逼, 戀愛不成仁義在, 即使分手了, 也不要故意去報復或傷害對方。
分乾淨
不要嘗試發現他“是不是還有一點愛自己呢”?你多半找得到這種愛的遺跡, 這會讓你產生等候寵倖的僥倖心理;也不要嘗試發現他“離開我是不是生活得不開心呢?”你一定找得到他的不開心, 就像你找得到任何人的不開心一樣,
當面提分手
面對面的交流方式能提供安撫的功能。 我們從中可以體驗到很多非語言暗示, 讓我們知道自己實際上還是值得愛的, 例如拍拍對方的手臂, 說你仍然是一個很好的人。 面對面以外的任何分手方式都意味著:“你無足輕重。 ”有人認為分手太難看, 通過發郵件、短信甚至在社交網站留言的方式與當面提分手相比, 會沒那麼殘忍。 但這種遠端發送的模式實際上會給對方留下心理創傷——當你得不到任何解釋, 你就會花很多時間思考自己究竟做錯了什麼, 這些苦思冥想可以造成抑鬱。 美國芝加哥大學神經科學家約翰·凱西奧普稱,
拒絕冷暴力
很多人以為只要把對方先晾一段時間, 然後等兩人的感情無法挽回, 再由自己或者對方提出分手就萬事大吉了。 但冷暴力也是暴力, 它是種對人的精神虐待。 而且冷暴力只會讓分手變得拖泥帶水, 浪費彼此的時間和精力, 同時也會給對方留下心裡不快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