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兒童>正文

拒絕賴床 四大妙招助孩子緩解“開學綜合征”

“天啊, 孩子晚上不願睡覺, 上學又遲到”“開學這幾天孩子鬧彆扭, 起來真的難熬”“孩子今天又無精打采!!”這種吐槽在媽媽群內開炸了。 專家表示, 孩子這是“患”了“開學綜合症”, 家長朋友們, 切勿過多批評和指責, 多陪伴、多理解孩子。 下面就給大家支支招, 幫孩子遠離“開學綜合症”邁進新學年。

五類孩子高發“開學綜合症”

案例一:開學日, 有部分學生卻臉掛愁容, 情緒並不高漲, 李曉是一名初二學生, 因為擔心應付不了新學期的學習壓力, 加上家長要求過於嚴格, 而令其對開學有回避心理。

案例二:“軒軒最近老是心不在焉,

幹什麼都提不起興趣, 快開學了, 別的孩子都瘋了似的玩兒或者忙著趕作業, 他總感覺有點反常。 ”

案例三:小林作業還沒有完成, 仍我行我素, 不是吵著要看電視、玩遊戲, 就是惦記出去找小夥伴們玩兒, 小林媽媽威逼利誘各種手段都用上了, 可是小林就是不吃這一套。

案例四:6歲的小熊開學這幾天不敢自己睡, 非要跑到爸爸媽媽房間才能安然入睡, 白天他精神不振常犯困, 眼看這些症狀就要影響新學期的學習了, 經兒童專家診斷是“開學綜合症”, 原來, 小熊在假期期間時常玩電子遊戲到半夜才睡覺, 玩遊戲過度再加上馬上要開學的壓力。

你的孩子是否與以上四個案例相似呢?心理科主任表示, “開學綜合症”一般出現在開學後一兩周內,

本質是人經歷了一段長假之後發生的一些異常生理、心理反應, 小孩和成年人此時都容易精神困頓、四肢酸痛, 這種狀態下剛投入工作的家長都會提不起勁, 孩子的心一時收不回也是在情理之中;此時家長如果一味責備、謾駡, 孩子反而會對新學期產生進一步的恐懼、焦躁、厭煩等消極情緒。

“開學綜合症”症狀包括困乏、全身無力、肚子痛、胸悶、頭暈等。 雖然開學綜合症當中的困乏症狀, 大人也會在開學前幾天發生, 但主要發生在6~7歲和11~12歲的小孩身上。 一般來說“開學綜合征”高發人群有五類:心理素質低且適應能力差的學生、在學校經常受老師批評的學生、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對新環境不能很快適應的學生。

小孩害怕上學, 或者上學後出現全身無力症狀, 看似小問題, 可如果嚴重了就會演變為學校恐懼症。

如何避免“開學綜合症”?

1、做好開學準備, 調整作息時間。

家長可以協助孩子做好物質上的準備, 如校服、文具等, 梳理一下老師佈置的任務還有那些需要完成、需要做好哪些準備。 孩子出現“開學綜合征”, 家長不要“硬碰硬”, 讓孩子調整到上學時的正常作息, 適應上學節奏。 關注孩子的功課, 讓小孩每天至少有半個小時的學習時間。 最主要還是控制小孩玩電子遊戲的時間。

2、飲食方面

飲食應該以清淡為主, 要充分補給富含維生素的飲食, 減少脂肪的攝入量, 少吃油炸食品。 讓孩子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 不能吃太多的零食;睡前不能吃東西,

防止睡不著。

3、做體育運動和戶外活動

適量的體育運動也是解除疲勞的一個好方法, 如跳跳操、跑跑步或打打球等。

4、培養正能量

因為對孩子的要求和期望太高, 家長自身的負面情緒在開學前後的瑣事上被激發, 繼而化作對孩子的不滿和憤怒。 一些本想著給孩子解決“開學綜合症”的, 卻往往是教育溝通方式不當的。

家長平時要多鼓勵孩子, 別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適時告訴孩子學習的重要性, 讓孩子喜歡上學習。 父母不應過度指責, 而是根據孩子的性格進行心理疏導。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