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證指南醫案》卷五 濕
馮(三一) 舌白頭脹。身痛肢疼。胸悶不食。溺阻。當開氣分除濕。(濕阻上焦肺不肅降)飛滑石 杏仁 白蔻仁 大竹葉 炒半夏 白通草 王(二十) 酒肉之濕助熱。內蒸釀痰。阻塞氣分。不饑不食。便溺不爽。亦三...
2017-03-10 -
《臨證指南醫案》卷五 暑
某 大凡暑與熱。乃地中之氣。吸受致病。亦必傷人氣分。氣結則上焦不行。下脘不通。不饑不欲食。不大便。皆氣分有阻。如天地不交。遂若否卦之義。然無形無質。所 以清之攻之不效。(暑傷氣分上焦閉鬱)杏仁 通草...
2017-03-10 -
《臨證指南醫案》卷五 溫熱
某(二十) 脈數暮熱。頭痛腰疼。口燥。此屬溫邪。(溫邪入肺)連翹 淡豆豉 淡黃芩 黑山梔 杏仁 桔梗 某 溫邪化熱。肺痹喘急。消渴胸滿。便溺不爽。肺與大腸見症。淡黃芩 知母 鮮生地 阿膠 天冬 花粉...
2017-03-10 -
《臨證指南醫案》卷五 風溫
僧(五二) 近日風溫上受。寸口脈獨大。肺受熱灼。聲出不揚。先與辛涼清上。當薄味調養旬日。(風溫傷肺)牛蒡子 薄荷 象貝母 杏仁 冬桑葉 大沙參 南花粉 黑山梔皮 楊 脈左實大。頭目如蒙。清竅不爽。此...
2017-03-10 -
《臨證指南醫案》卷五 寒
某(二二) 客邪外侵。頭脹。當用辛散。(寒邪客肺)蘇梗 杏仁 桔梗 桑皮 橘紅 連翹 某 寒熱。頭痛脘悶。淡豆豉 嫩蘇梗 杏仁 桔梗 濃樸 枳殼 某(五二) 複受寒邪。背寒。頭痛。鼻塞。(風寒傷衛)...
2017-03-10 -
《臨證指南醫案》卷四 噫噯
王(二二) 初用辛通見效。多服不應。想雨濕泛潮。都是濁陰上加。致胃陽更困。仿仲景胃中虛。客氣上逆。噫氣不除例。(胃虛客氣上逆)人參 旋複花 代赭石 半夏 茯苓 乾薑 某 味淡。嘔惡噯氣。胃虛濁逆。白...
2017-03-10 -
《臨證指南醫案》卷四 噎膈反胃
吳 脈小澀。脘中隱痛。嘔惡吞酸。舌絳不多飲。此高年陽氣結於上。陰液衰於下。為關格之漸。當開痞通陽議治。(陽結于上陰衰於下關格)川連 人參 薑汁 半夏 枳實汁 竹瀝 盧 陰陽逆亂。已成關格。議用附子瀉...
2017-03-10 -
《臨證指南醫案》卷四 積聚
葛 嗔怒強食。肝木犯土。腹痛。突如有形。緩則泯然無跡。氣下鳴響。皆木火餘威。乃瘕疝之屬。攻伐消導。必變腹滿。以虛中挾滯。最難速功。近日痛瀉。恐延秋痢。(木犯土虛中挾滯)丁香 濃樸 茯苓 炒白芍 廣皮...
2017-03-10 -
《臨證指南醫案》卷三 腫脹
某(五一)食穀不運。 脹嘔惡。大便不爽。脈弦色黃。此胃陽式微。升降失司使然。法當溫通陽氣。(胃陽虛)吳萸(八分) 半夏(三錢) 蓽茇(一錢) 淡乾薑(一錢) 生薑汁(五分) 廣皮白(一錢半) 陳(三...
2017-03-10 -
《臨證指南醫案》卷三 木乘土
某 肝厥犯胃入膈。(肝胃)半夏 薑汁 杏仁 栝蔞皮 金鈴子 延胡 香豆豉 白蔻 鮑(三三)情懷不適。陽氣郁勃於中。變化內風。掀旋轉動。心悸流涎。麻木悉歸左肢。蓋肝為起病之源。胃為傳病之所。飲酒中虛。...
2017-03-10 -
《臨證指南醫案》卷三 脾胃
錢 胃虛少納。土不生金。音低氣餒。當與清補。(胃陰虛不饑不納)麥冬 生扁豆 玉竹 生甘草 桑葉 大沙參 王 數年病傷不復。不饑不納。九竅不和。都屬胃病。陽土喜柔偏惡剛燥。若四君異功等。竟是治脾之藥。...
2017-03-10 -
《臨證指南醫案》卷六 便血
鄭 夏至後。濕熱內蒸。腸風複來。議酸苦法。(濕熱)川連 黃芩 烏梅肉 生白芍 廣皮 濃朴 荊芥炭 菊花炭 又駐車丸二錢 某 脈右數。形色蒼黑。體質多熱。複受長夏濕熱內蒸。水穀氣壅。血從便下。法以苦寒...
2017-03-10 -
《臨證指南醫案》卷六 痢
沈 暑必挾濕。傷在氣分。古稱滯下。此滯字。非停滯飲食。言暑濕內侵。腑中流行阻遏。而為滯矣。消導。升舉。溫補。暑邪無有出路。胸痞不饑。不食。粘膩未已。而肛門沉墜裡結。三焦皆受邪蒸。上下渾如兩截。延為休...
2017-03-10 -
大頭瘟-金代李東垣醫案
泰和二年四月。民多疫病。初覺憎寒壯熱體重。次傳頭面腫甚。目不能開。上喘。咽喉不利。舌幹口燥。俗雲大頭傷寒。染之多不救。張縣丞患此。醫以承氣東加藍根下之。稍緩。翌日。其病如故。下之又緩。終莫能愈。漸至...
2017-03-10 -
痰飲-吳鞠通醫案
乙酉五月二十七日 董 四十五歲 脈沉細弦弱,咳嗽夜甚,久而不愈,飲也。最忌補陰,補陰必死,以飲為陰邪,脈為陰脈也。經曰:“無實實。” 桂枝六錢 小枳實二錢 乾薑三錢 五味子一錢 白芍四錢 半夏五錢 ...
2017-03-10 -
泄瀉-吳鞠通醫案
乙酉五月十九日 陸氏 二十七歲 六脈弦細,面色淡黃,泄則脾虛,食少則胃虛,中焦不能建立,安望行經,議先與強土。 雲苓塊(3錢) 半夏(3錢) 藿香梗(2錢) 益智仁(1錢) 苡仁(2錢) 白蔻皮(1...
2017-03-10 -
診脈-繆希雍醫案
太學顧仲恭,遭乃正(正妻)之變,複患病在床,延一醫者診視,驚訝而出,語其所親雲:仲恭病已不起,只在旦晚就木,可速備後事。仲恭聞知,憂疑殊甚。舉家惶惶,計無所出,來請餘診脈。按其左手三部平和,右手尺寸...
2017-03-10 -
痹證—喻嘉言醫案
張令施乃弟。傷寒壞證。兩腰僂廢,臥床徹夜痛叫,百治不效,求診于餘。其脈亦平順無患,其痛則比前大減。餘曰:病非死證,但恐成廢人矣。此證之可以轉移處,全在痛如刀刺,尚有邪正互爭之象。若全然不痛,則邪正混...
2017-03-10 -
滯下-繆希雍醫案
一少年貴介,暑月出外,飲食失宜,兼以暑熱,遂患滯下。途次無藥,病偶自止。歸家腹痛不已,遍嘗諸醫之藥,藥入口痛愈甚,亦不思食。仲淳視之曰:此濕熱爾!其父曰:醫亦以濕熱治之而轉劇。仲淳曰:投何藥?曰:蒼...
2017-03-10 -
虛勞-繆希雍醫案
顧仲恭心腎不交,先因失意久郁及平日勞心,致心血耗散。去歲十月,晨起尚未離床,突左足五趾麻冷,倏已至膝,便不省人世,良久而蘇,乍醒乍迷,一日夜十餘次。醫者鹹雲痰厥。仲淳雲:純是虛火。服丸藥一劑,今春覺...
2017-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