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型辨治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容易復發,影響患者的工作與生活。常因嗜食辛辣肥甘、酗酒,濕熱內生;情志不遂,恚怒憂思,致氣鬱傷肝,橫逆犯胃;過於勞倦,饑飽失宜,病後或先天稟賦不足等致脾胃虛弱。病變...
2017-03-11 -
李濟仁、張舜華辨治痹證經驗(上)
中醫診斷的痹證與現代醫學的風濕性疾病內涵基本一致,是一組以疼痛為主要症狀,病變累及骨、肌肉、關節、皮膚、血管等組織的疾病。其範圍甚廣,可包括與自身免疫密切相關的結締組織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
2017-03-11 -
中醫辨治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屬中醫“頭痛”、“頭風”、“偏頭痛”等範疇。臨床對症治療,效果顯著。 風寒阻經型:症見陣發性面頰乃額頭抽掣疼痛,遇風寒加重,常牽及牙痛,苔薄白,脈浮弦。治宜祛風散寒,通絡止痛。方藥:川芎1...
2017-03-11 -
中醫辨治泌尿系結石
中醫治療泌尿系結石有一定療效,關鍵在於辨證準確。另外,按中醫學辨證論治原則,首當審因論治。然而,尿石既已形成,則各種證型其相應的方藥組成中,金錢草、海金沙、雞內金、牛膝等藥均不可少,旨在強化排石作用...
2017-03-11 -
急性支氣管炎的中醫辨治
支氣管炎是氣管、支氣管黏膜因感染、物理化學刺激、氣候寒冷及過敏等因素引起的炎症反應,以咳嗽、咯痰或喘促為主要臨床症狀。本病屬於中醫學“咳嗽”、“痰飲”、“喘症”等範疇。因其病因複雜、病程較長,一旦發...
2017-03-11 -
腸易激綜合征中醫辨治
腸易激綜合征是一種胃腸功能紊亂性疾病,也稱結腸過敏、黏液性腸炎,是較常見的腸道功能紊亂性疾病。本病屬中醫“腹痛”、“便秘”、“泄瀉”範疇。筆者現將其臨床常見的證型介紹於下,供讀者參考。 肝鬱脾虛型:...
2017-03-11 -
喘證辨治
喘證以喘促氣短、呼吸困難、甚至張口抬肩、鼻翼煽動、不能平臥、口唇發紺為特徵。常見於喘息性支氣管炎、肺部感染、肺炎、肺氣腫、心源性哮喘、肺結核及癔病等疾病過程中。 喘證發作時,應先辨虛喘與實喘,而後分...
2017-03-11 -
中醫辨治高血壓
風火上擾型:眩暈耳鳴,頭痛且脹,每因煩勞或惱怒而頭暈、頭痛加劇,少寐多夢,口苦,舌紅,脈浮弦。藥用天麻鉤藤飲加減:天麻15克,鉤藤20克,生石決明30克,川牛膝12克,桑寄生12克,杜仲12克,山梔...
2017-03-11 -
中醫辨治咽神經官能症
咽神經官能症,亦稱癔性咽喉異感症。是指除疼痛以外的多種咽喉異常感覺或幻覺。其原因與精神因素有關,如癔病、疑病症、恐癌症、神經衰弱、焦慮、精神分裂症、神經官能症、外傷後精神創傷等。其症狀複雜多樣,患者...
2017-03-11 -
病毒性心肌炎的中醫辨治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臟,以心肌局限性或彌漫性病變為主的疾病,有的可伴有心包或心內膜炎症改變。以神疲乏力,面色蒼白,心悸氣短,肢冷多汗為臨床特徵。其臨床表現輕重不一,輕者可無明顯的自覺症狀,只出現...
2017-03-11 -
原發性腎病綜合征分型辨治
腎病綜合征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以浮腫、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高血脂症為特徵的臨床證候群,有原發與繼發之分,是小兒時期泌尿系常見病,屬中醫學“水腫”、“虛勞”範疇。基本病機為本虛標實,多為脾腎兩虛,複...
2017-03-11 -
中醫辨治阿爾茨海默病
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性癡呆,是發生在老年期的慢性進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一般多見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其精神症狀比較突出,如性格孤獨,多疑自私,主觀固執,或缺乏羞辱感和責任感;記憶力缺損,經常失落東西...
2017-03-11 -
胃出血分四型辨治
胃出血是由於多種原因引起的胃部血管破裂而導致血液溢出,經口吐出或由大便排出的一種臨床症狀。引起胃出血最常見的原因是消化性潰瘍和部分胃炎。胃穿孔大出血病情危急,應立即施行手術及採取相應的急救措施;對於...
2017-03-11 -
小兒久咳分四型辨治
咳嗽是兒科常見的病症,特別是秋冬季節天氣變化大,嬰幼兒的抗病能力差,自我保護意識不夠,極易罹患。外邪入侵,小兒陽氣過盛又易化實熱,陰津不足則易化虛熱。臨床上一般分以下四型辨治。 風熱咳嗽 症見發熱,...
2017-03-11 -
中醫辨治嘔吐
嘔吐是由於胃失和降、胃氣上逆所致的以飲食、痰涎等胃內之物從胃中上湧,自口而出為臨床特徵的一種病症。古人認為有物有聲謂之嘔,有物無聲謂之吐,無物有聲謂之幹嘔,但嘔與吐常同時發生,很難截然分開,故多並稱...
2017-03-11 -
慢性胃炎辨治
慢性胃炎是一種慢性消化系統的常見病、多發病。臨床表現無特異性症狀,一般表現為上腹部飽脹不適,疼痛時作、噯氣、少數有食欲不振、噁心等。與中醫學中的胃脘痛、痞滿、吐酸、嘈雜等症相關。中醫認為該病多由外邪...
2017-03-11 -
腹痛的中醫辨治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恥骨毛際以上部位發生疼痛為主要表現的一種脾胃腸病症。腹痛臨床可分以下六型辨治。寒邪內阻:症見腹痛急起,劇烈拘急,得溫痛減,遇寒尤甚,惡寒身蜷,手足不溫,口淡不渴,小便清長,大便自可...
2017-03-11 -
鼻淵中醫辨治分五型
鼻淵是以鼻流濁涕、鼻塞、嗅覺減退,頭痛為特徵的病證。又稱腦漏。相當於西醫的急、慢性鼻竇炎,是鼻竇黏膜的非特異性炎症,為一種鼻科常見病、多發病。X線片及鼻竇部穿刺,是現代醫學診斷此病的關鍵技術。中醫通...
2017-03-11 -
胃脘痛的中醫辨治
謹守病機、祛除病因、調暢氣機是陳寶貴教授治療胃脘痛的三個顯著特點,只有重建胃腸生理功能,患者方能諸症消失,且不易復發。 謹守病機 臨床遣方用藥,一直注重“謹守病機,各司其屬”。依病機不同採用“治胃八...
2017-03-11 -
中醫辨治血管性頭痛
肝鬱氣滯:頭痛或左或右,每遇情志變動即發,易怒脅痛,噁心嘔吐,兩目澀痛,眩暈善忘,舌紅苔白,脈弦。治宜疏肝解鬱,通絡止痛,用柴胡疏肝散加減,柴胡、郁金、川楝子、決明子、青皮、合歡花、川芎、赤芍、丹參...
2017-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