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血兩虛型失榮
治療方法:香貝養榮東加減。 證候表現:腫塊潰後腐爛無膿,時流血水,雖腐爛而堅硬不消,越潰越堅,瘡口漸大,凹凸不平;伴心煩失眠,面色無華,形體消瘦;舌質淡紅,脈沉細無力。 病因病機:病患日久,氣血大...
2017-02-18 -
繭唇的辨證論治與預防
一、內治法 1、心脾火熾唇腫高突堅硬,或潰爛疼痛;伴口渴尿赤;舌質紅,苔黃,脈數。 辨證分析:心思太過,憂慮過度,心火內熾,移熱於脾,鬱結於唇,故唇腫高突堅硬,疼痛;熱盛肉腐,故潰爛;火易傷津,故...
2017-02-18 -
疥瘡的辨證論治與預防
一、內治法 濕熱毒聚皮膚水皰多,丘皰疹泛發,壁薄液多,破流脂水,浸淫濕爛;或膿皰疊起,或起紅絲,娶核腫痛;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辨證分析:接觸疥蟲兼感濕熱之邪,郁於肌膚,故見皮膚水皰多,丘皰疹泛...
2017-02-18 -
粉刺的辨證論治與預防
一、內治法 1、肺經風熱丘疹色紅,或有癢痛;舌紅,苔薄黃,脈浮數。 辨證分析:肺經風熱,壅阻於肌膚,故丘疹色紅,或有癢痛;舌紅、苔薄黃、脈浮數為肺經風熱之象。 治法:清肺散風。 方藥:枇杷清肺飲加...
2017-02-18 -
氣血瘀滯型尿石症
症狀:發病急驟,腰腹脹痛或絞痛,疼痛向外☆禁☆陰部放射,尿頻,尿急,尿痛,小便黃或赤;舌質暗紅或有瘀斑,脈弦或弦數。 治則治法:理氣活血,通淋排石。 方藥:金鈴子散(《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合石韋散(《...
2017-02-18 -
中醫辨證治療腎氣不固
腎氣不固主要臨床表現小便清長而頻數,或尿後餘瀝不盡,或小便失禁,或夜尿增多。神疲乏力,腰膝酸軟,聽力減退,面色蒼白,舌淡苔白,脈細弱沉。 病機分析本證以腎氣虛、固攝作用減弱為特徵。腎氣虛,固攝作...
2016-08-09 -
中醫辨證治療哮喘的處方
《黃帝內經》對中醫治療哮喘早有記載,除對急性發作期治療方法外,還非常重視哮喘緩解期的治療,給予“扶正固本”,以增強患者抗病能力,這對防止哮喘的復發起到重要作用。 發作期哮喘的治療處方 實喘:特點...
2016-08-08 -
中醫辨證論治萎縮性鼻炎
1、陰虛鼻竅失養證 主證:鼻內幹灼、嗅覺減退、鼻粘膜萎縮、鼻腔寬大、有黃綠色痂皮或有少量衄血、咽癢乾咳、舌偏紅少苔,脈弦細數。 治法:養陰清熱、潤燥通竅。 方藥:養陰清肺湯:(生地、麥冬、白芍、...
2016-08-03 -
經行頭痛的辨證論治
以頭痛伴隨月經週期性發作為辨證要點,治療以調理氣血為大法,實證者行氣活血以止痛,虛證者補氣養血以止痛。 氣血虛弱型 主要證候:經期或經後頭痛,心悸氣短,神疲體倦,月經量少,色淡質稀,面色蒼白,舌淡...
2017-02-18 -
中醫辨證巧治失眠
方法步驟: 01 肝鬱化火型。多由惱怒煩悶而生,表現為少寐,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大便幹結、舌紅苔黃、脈弦而數。處方:木通3g,黃芩10g,梔子10g,澤瀉10g,龍膽草10g,柴胡10g,當歸10...
2014-10-21 -
症瘕的辨證論治
辨證要點是按包塊的性質、大小、部位、病程的長短、兼症和月經情況辨其在氣在血,屬痰濕還是熱毒。治療大法以活血化瘀,輕堅散結為主,佐以行氣化痰,兼調寒熱。但又必須根據患者體質強弱,病之久暫,酌用攻補,或...
2017-02-18 -
痛經辨證論治
【概述】 在經期或經行前後,出現週期性的下腹部疼痛或脹痛,伴噁心嘔吐,影響生活或工作者,稱為“痛經”。又稱“經行腹痛”。有原發性和繼發性痛經之分。 月經初潮即開始痛經者稱原發性痛經,常由子宮發育不...
2017-02-18 -
妊娠腹痛的辨證論治
辨證主要根據腹痛的性質和程度,結合兼症及舌脈特點辨其虛實。本病治法以調理氣血為主,使胞脈氣血暢通,則其痛自止。 血虛型 主要證候:妊娠小腹綿綿作痛,頭暈心悸,失眠多夢,面色萎黃,舌淡,苔薄白,脈細...
2017-02-18 -
妊娠腹痛辨證論治
【概述】 妊娠期間以小腹疼痛為主症者,稱為妊娠腹痛。 又稱“胞阻”。本病指妊娠期間由於胞脈失養或阻滯引起的腹痛,可發生於妊娠早期(妊娠12週末以前)、妊娠中期(妊娠13~27週末)和妊娠晚期(妊娠...
2017-02-18 -
產後血暈的辨證論治
產後血暈的治療,首當辨其虛實,分清脫證與閉證。本病屬產後。三沖”範圍,無論虛實都屬危急重症,均須及時救治,必要時,中西醫結合搶救。 血虛氣脫型 主要證候:新產去血過多,突然昏暈,面色蒼白,心悸饋悶...
2017-02-18 -
陰瘡的辨證論治
首先辨別陰陽。紅腫熱痛,發熱急驟,膿稠臭穢,或伴全身發熱者,為濕熱證屬陽;腫塊堅硬,皮色不變,日久不消,或潰後膿稀淋漓,形體虛羸者,為寒濕屬陰。其次要辨善惡。潰瘍症輕,毒淺,體健者,多屬善候;瘡瘍...
2017-02-18 -
胎怯的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胎怯有五臟不足之區別,肺虛者氣弱聲低,皮膚薄弱,胎毛細軟;心虛者神萎面觥,唇甲淡白,虛裡動疾;肝虛者筋弛肢軟,目無神采,時有驚惕;脾虛者肌肉瘠薄,萎軟無力,吮乳量少;腎虛者形體瘦小,...
2017-02-18 -
新生兒黃疸辨證論治
【概述】 新生兒黃疽是指嬰兒出生後,全身皮膚、鞏膜、小便發黃為特徵的一種病證,與胎孕等因素有關。凡嬰兒出生後2~3天出現黃疽,於10~14天內消退,若是早產兒可延遲到第3周才消退,其他情況一般良好...
2017-02-18 -
嬰兒手足搐搦症辨證論治
【概述】 嬰兒手足搐搦症又名佝僂病性手足搐搦症,是由於維生素D缺乏,血中游離鈣減低,使神經肌肉興奮性增高,表現局部或全身肌肉痙攣。本病多見於1歲以內人工餵養兒及早產兒,冬末春初最易發病。 本病屬中...
2017-02-18 -
五軟的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1、辨臟腑頭項軟、手軟、足軟,主要在肝腎脾不足;肌肉軟、口軟,主要在心脾不足。 2、辨輕重五軟並見,病情較重;僅見五軟,病情較輕。 二、治療原則 五軟屬於弱證,以補為其治療大法。根據證...
2017-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