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百合可以解燥熱
【導讀】小寒節氣到來之時,是冬季進補的高峰期,但是不同體質的人要選擇不同的方式來進補。冬季對於陰虛的人來說,特別容易出現燥熱上火的症狀,選擇食材對症養陰補陰,很有益於冬季養生,撫平燥熱。今天為大家...
2015-03-30 -
喝水習慣辨體質 多飲是燥熱不渴陽氣虛
水是誰都離不開的生活必需品,有人總是抱著水杯喝個不停,還有人喝口水能管大半天……除了自身習慣,這當中有什麼學問呢?在傳統的中醫問診中,瞭解一個人的飲水多少、喜冷喜熱等,是判斷其身體狀況必不可少的重要...
2013-12-25 -
更年期燥熱怎麼辦 多吃5種食物降燥
許多更年期婦女都有燥熱的情況發生,該怎麼辦呢?其實,只要在飲食上多注意點,就能輕鬆降噪了。下面,小編就給大家推薦一些能降燥的食物,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年期女人吃什麼1、牛奶牛奶中富含豐富的鈣質,鈣...
2016-05-21 -
立夏是什麼意思 夏季飲食需清淡忌燥熱
很多的妹子們很喜歡夏季,因為夏季可以秀出自己的好身材,但是二十四節氣中立夏是什麼意思呢?你們知道立夏是什麼時候嗎,生活中大家都瞭解哪些立夏習俗呢?其實健康的飲食對於立夏養生是非常有幫助的哦,趕緊來...
2017-03-08 -
氣血燥熱型消渴
治療方法:竹葉黃芪湯。 處方:竹葉黃芪不瀉方。(注)宜用竹葉黃芪湯,即黃芪、黃芩、當歸、川芎、白芍、生地、竹葉、石膏、人參、炙草、麥冬、半夏也。 證候表現:若不食而渴,亦不瀉者 病因病機:是雖虛而...
2017-03-08 -
腸胃燥熱型消渴
治療方法:大承氣湯。 病因病機:下焦渴 證候表現:渴,小便赤澀,大便不利 處方:大承氣湯。 出處:《證治準繩·雜病(5-8冊)》·第五冊(卷)·雜門(門) 原文:下焦渴,小便赤澀,大便不利,大承氣...
2017-03-08 -
春季上火燥熱 對症飲食來清火去燥
摘要: 春季天氣寒冷乾燥,又是蔬菜水果的淡季,不少人出現“上火”的症狀。中醫借用“火”來形容身體內的某些熱性症狀,並認為“火”的病理可分虛、實兩大類,常見的“上火”症狀有以下幾種: 春季天氣寒冷乾...
2017-03-09 -
春季燥熱 喝些降火湯吧
春天乾燥,很容易上火,加上喝水少,不喜歡吃水果、蔬菜,上火問題就會越發嚴重。今天給大家推薦兩款清熱滋陰的降火湯,方法也很簡單,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蓮梔湯材料:蓮子30克(不去蓮心),梔子15克(用...
2017-03-09 -
春季燥熱易上火 降火多吃寒性果蔬
春季是養生保健的重要季節,而此時,人體的新陳代謝也旺盛,容易出現急躁、上火等“春燥”反應。那麼,如何預防“春燥”呢?營養專家推薦以下寒性果蔬。 既然春季易“上火”,那麼,就需要寒性的蔬菜或水果降火...
2017-03-09 -
燥熱天 當心紫外線傷人
桃花紅,杏花白,櫻花爛漫,3月的江城處處盡顯濃濃的春意。未來3天,我市天氣依然晴好,市民在欣賞大好春色的同時,可要採取防護措施,小心紫外線傷人。 本月下旬以來,我市氣溫再次升到20℃以上,一些...
2013-05-27 -
【中藥養生】入夏燥熱,用好三七花很關鍵
三七花和三七的區別 三七花為三七未開花的花蕾,民間常用之代茶飲,具有清熱、平肝、降壓之效 三七花與根部三七是同種植物不同的部位,用途也不盡相同。 ①從性味上講,三七花味甘、微苦,性涼;而三七則微苦...
2017-03-09 -
肺實熱證
肺實熱證 證名肺經邪熱熾盛的病證。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七:“病苦肺脹,汗出若露,上氣喘逆,咽中塞,如欲嘔狀,名曰肺實熱也。”常伴見鼻孔煽張,咳嗽,或吐膿血。 治宜瀉肺清熱,用地骨皮湯、清肺...
2017-03-09 -
平和度夏 免生燥熱
“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炎暑將臨,應順時養生以避虛邪、遠疾病,安度盛夏。《黃帝內經·素問》中指出:“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
2017-03-10 -
兩款茶飲解燥熱
時序已入秋,但炎熱感仍讓人吃不消,人們可在家中自行做養生和消暑食物,利用食物或水果來達到清熱作用,茶飲藥膳也能改善大餐後產生的油膩燥熱感。以下兩款茶飲可驅暑氣、消油膩燥熱。 洛神花茶凍材料:洛神花1...
2017-03-10 -
心熱證
證名因心經有熱而見面赤,絡脈血溢,煩躁,睡臥不寧,口舌生瘡的病症。《素問·痿論》:“心熱者,色赤而絡脈溢。”《聖濟總錄》卷四十三:“抵心屬火而惡熱,其受病則易以生熱,熱則血氣壅滯,故煩躁,寢臥不得...
2017-03-10 -
暑熱證_時病
【暑熱證】廣義指暑天一般熱證。狹義指小兒夏季熱(古稱“疰夏”)。嬰幼兒每逢夏季長時期發熱,或暮熱早涼,或暮熱早涼,伴有口渴、多尿、無汗或少汗等症狀。發病原因,多與嬰幼兒時期,陰氣未充,陽氣未盛,不能...
2017-03-10 -
燥熱體質怎麼調理,飲食調理宜清淡
與虛寒體質相反,燥熱體質的人心火旺盛,比較怕熱,尤其是到了夏季的時候常因心火過旺導致脾氣暴躁、口乾舌燥還有明顯的口臭等症狀,常常帶有焦躁等負面情緒。對於燥熱體質的人而言,飲食要清淡,日常生活也要注意...
2016-10-17 -
藥膳防熱證介紹
即使已經立秋但天氣還是悶熱,所以現在還是防熱症為主,下面介紹四款藥膳有助於降暑、生津,讓你安心度過最後這段伏天。 清目降壓茶:夏枯草、桑葉、鉤藤各3克,菊花5克,山楂、枸杞子各10克、決明子6克、...
2017-03-10 -
夏季飲食養生宜清淡忌燥熱
夏天氣溫高,在高溫環境下,人體新陳代謝率增加,加上天氣炎熱,人們出汗多,飲水多,胃酸被沖淡,消化液分泌相對減少,很多人都會因此而沒什麼胃口。在這個時節的養生保健,應重點關注飲食,要做到以清淡為主,切...
2016-06-18 -
防風通聖散治療熱證
防風通聖散方出自劉河間的《黃帝素問宣明論方》。原方:“防風、川芎、當歸、芍藥、大黃、薄荷葉、麻黃、連翹、芒硝各半兩,石膏、黃芩、桔梗各一兩,滑石三兩,甘草二兩,荊芥、白術、梔子各一分。上為末,每服二...
2017-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