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證指南醫案》卷六 便血
鄭 夏至後。濕熱內蒸。腸風複來。議酸苦法。(濕熱)川連 黃芩 烏梅肉 生白芍 廣皮 濃朴 荊芥炭 菊花炭 又駐車丸二錢 某 脈右數。形色蒼黑。體質多熱。複受長夏濕熱內蒸。水穀氣壅。血從便下。法以苦寒...
2017-03-10 -
《臨證指南醫案》卷六 痢
沈 暑必挾濕。傷在氣分。古稱滯下。此滯字。非停滯飲食。言暑濕內侵。腑中流行阻遏。而為滯矣。消導。升舉。溫補。暑邪無有出路。胸痞不饑。不食。粘膩未已。而肛門沉墜裡結。三焦皆受邪蒸。上下渾如兩截。延為休...
2017-03-10 -
中醫臨證當理清、法明、方准、藥精
中醫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醫學學科。用中藥來治療疾病是中醫學最為特色、最為主要、最為傳統的治病方式之一。古往今來,中醫臨證都努力做到“立法嚴明、藥無虛用、辨之得當、效如桴鼓”。所以說,“理、法、方、藥...
2017-03-11 -
臨證用藥心得要注意四問題
治療疾病必須根據不同的病因病機,輕重緩急,症狀有別,採用不同的藥物,在多次臨床用藥有效之後,方有用藥心得可言。如果單純根據藥理研究,認為使用某幾味特定藥便可治療某病,那麼在臨床中是很難站住腳的。 ...
2017-03-11 -
《經方臨證心法》評介
雖然現代醫學迅速發展,但是《傷寒雜病論》依然一直有效地指導著臨床,尤其是《傷寒雜病論》中的理法方藥,為臨床上解決了許多疑難問題,即使是現代層出不窮的綜合征,也同樣有效。長期以來已有不少的專家學者潛...
2017-03-11 -
路志正臨證5特色
國醫大師路志正教授躬耕杏林70年,以善治疑難雜病著稱。他崇尚脾胃學說,提出“調中央以通達四方的觀點”,主張“通、化、滲”三法治療濕邪,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學術體系。 講究系統性 路志正臨證講究系統性,以...
2017-03-11 -
理中丸(湯)臨證活用
《傷寒論》中有2條關於理中丸的方證,《金匱要略》中有1條關於人參湯的方證。理中丸方證後注解說,理中丸“丸”的應用“不及湯。湯法,以四物依兩數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由此可見...
2017-03-11 -
大承氣湯為臨證常用之方
清代醫家鄭欽安以其獨特的醫學理論獨步醫林,成“火神派”開山鼻祖。人皆知鄭氏善用附子,可謂識附子、懂四逆湯者,不知鄭氏也善用大黃,也是識大黃、懂大承氣湯者。鄭氏在《醫理真傳》中指出:“觀仲景于三陰陰極...
2017-03-11 -
三承氣湯臨證比較
大承氣湯去芒硝,減枳實、厚樸用量,為小承氣湯,用於熱結不甚者。 方以示法,方以示例,經方也不例外,臨證者總宜隨證處方用藥。在處大、小承氣湯方時,每味藥的用量都當因證而施,因人而異。基於此,大、小承氣...
2017-03-11 -
陳可冀活血化瘀臨證運用經驗與案例
陳可冀院士擅長運用活血化瘀法治療疾病,現將其活血化瘀法治療冠心病病案分析如下:1、溫通活血治療冠心病支架術後反復狹窄病案體會:血脈因“寒則凝,溫則通”,常選用溫通活血的方法治療頑固性心痛。包含蓽撥、...
2017-03-11 -
小柴胡湯解析與臨證
小柴胡湯是《傷寒雜病論》中治療少陽病的經典名方。在《傷寒論》中,小柴胡湯證的條文有17條,在《金匱要略》中,小柴胡湯證的條文有3條。柴胡湯的方藥及藥量配比為“柴胡半斤,黃芩三兩,人參三兩,半夏半升,...
2017-03-11 -
多病雜陳的臨證應對(下)
從西醫而言,“腦梗死、高血壓、糖尿病、慢性丙肝和青光眼”中,青光眼可以暫時不需要考慮治療用藥,糖尿病和高血壓要進行合理的降糖和降壓治療,努力保持血糖和血壓的長期穩定在正常範圍,需要終身服藥治療的,以...
2017-03-12 -
細數女人嫁不同男人的得失
女人們都希望自己可以嫁到一個好的男人,那麼你可知道嫁給不同的男人會有不同的結果哦!不信,看看: 嫁給帥哥 顯然是自取滅亡。帥哥就算有心一生只愛你一人,也頂不住別的女人不管不顧的愛心奉獻。帥哥長...
2010-03-08 -
國醫大師伍炳彩治療濕病臨證經驗
伍炳彩對濕傷部位的鑒別較為重視,他認為濕傷部位不同,即使寒熱虛實屬性相同,選方用藥也往往不同,故必須辨明。 伍炳彩認為在臨床準確診斷濕病,除了要熟練掌握濕病致病的一般特點外,還要重點辨小便渾濁、辨...
2017-12-05 -
酸甘化陰法的源流與臨證應用
近代學者認為,五味合化是由五味藥性理論發展而來的一種配伍思想,指酸、苦、甘、辛、鹹五種藥性和滋味配伍使用後,可以產生新的功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提出“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正是酸...
2017-12-26 -
可以影響女人一生成敗得失的資本
每個女人一生下,就都會有自己作為女性的資本,這其中某些資本更是可以影響女人一生的成敗得失。一、出生到18歲,有一個好的家庭背景是女人首要的資本:這世上,很多活得平凡又屢屢碰壁的女人抱怨自己沒有一對好...
2016-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