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陰陽失調
[FS:CONTENT_START]陰陽失調,即陰陽之間失去平衡協調的簡稱,是指在疾病過程中,由於各種致病因素的影響,邪正之間的鬥爭,導致機體陰陽雙方失去相對的協調平衡,而出現偏盛、偏衰、互損、格拒...
2017-03-08 -
陰陽學說
陰陽學說,是研究陰陽的內涵及其運動變化規律,並用以闡釋宇宙萬物萬象的發生、發展和變化的一種古代哲學理論,是古人認識宇宙本原、解釋宇宙變化的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包涵著豐富的辯證法思想。陰陽學說認為,世...
2017-03-08 -
春分養生講究陰陽平衡 根據“五行”體質巧養生
指導專家: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中醫科梁東輝主任醫師繼驚蟄節氣之後,3月20日我們迎來了春分節氣。“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一個“分”字道出了晝夜、寒暑的界限,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所...
2016-03-20 -
減肥好方法 晚上做這事睡夢中也能減肥
愛美是每個人的天性,除了鍛煉之外,我們還要尤其控制自己的嘴巴,很多食物脂肪的儲存量是很大的,當我們在揮灑汗水以後以為自己的體重會下降,事實卻跟自己想像的不一樣,所以說,我們除了在飲食上要控制,還...
2016-08-24 -
中醫常識 氣血陰陽四大虛你都瞭解啥
你知道嗎,體虛的情況有很多,可能是氣虛、血虛,也可能是陰虛、陽虛,那麼我們如何分辨這四種虛弱呢,每種虛弱有什麼不一樣的呢,又該如何進補呢?帶著這些疑問和小編一起來看下文吧。 有的人常常會自己是...
2016-06-03 -
春季重八“養”陰陽平衡脾腎健康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季是萬物萌發的時節,因此春季養生一定要做好,為一年的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那麼我們除了在日常生活起居上做好之外,還應該注重八“養”分別為“陰、陽、氣、腦、脾、胃、腎、熱”...
2014-04-24 -
秋分要陰陽平衡 起居飲食各有要點
9月23日為農曆秋分節氣,表明氣候已經真正進入秋季。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作為晝夜時間相等的節氣,人們在養生中應本著陰陽平衡的規律,注重精神調養,培養樂觀情緒,保持神志安寧;注重調適脾胃和腎氣,...
2011-09-23 -
美容護膚小竅門 睡前10習慣在睡夢中護膚
每個女人都想要擁有吹彈可破的肌膚,你知道給如何美容護膚嗎?美容護膚小竅門有哪些你知道嗎?你想要擁有細膩滑嫩的肌膚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一些美容護膚的小竅門,讓大家都能夠擁有吹彈可破的肌膚! ...
2013-06-06 -
喝豆漿的好處 春飲豆漿滋陰潤燥調和陰陽
導語:喝豆漿的好處。豆漿的營養價值比牛奶有過之而無不及,是非常理想的飲品,且易於消化。鮮豆漿四季都可飲用,適合各種人群食用,包括老人、成年人和青少年等。那喝豆漿有哪些具體的好處呢?下面四季養生網小...
2017-03-08 -
依循陰陽變化 中醫時辰養生法
中醫養生歷史悠久,古代不少養生家推崇12個時辰各自依照晝夜陰陽變化規律進行養生。下面為你介紹古人的“十二時辰養生法”,大家不妨一試。 起床輕微活動 1、卯時(5:00-7:00) 見晨光即披...
2010-08-16 -
女養顏男調和陰陽 冬季睡眠養生男女各異
睡覺是每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好的睡眠可以幫助身體“休養生息”,養足精神。但是並非每個人都“會睡覺”。對於男人和女性來說,睡眠養生是有區別的。對於女性來說,夜間睡眠是女性身體得以補養陰血“充...
2012-12-23 -
陰陽失交型中風
治療方法:十補丸、地黃丸加杞子當歸。 證候表現:凡類中病出於髒,精去則氣去,所以眩暈猝倒,氣去則神去,所以昏憒無知 病因病機:凡類中病出於髒,精去則氣去,所以眩暈猝倒,氣去則神去,所以昏憒無知,陰...
2017-03-08 -
陰陽刺
刺法名即偶刺。見該條。 偶刺 十二刺法的一種。用於治療心痺(心胸痛)。方法是在疼痛的前胸和後背相對應的部位用手按住,前後各斜刺一針。但要注意防止直刺和深刺,以免傷及內臟(《靈樞·官針篇》)。
2017-03-08 -
陰陽圈
病證名系指眼睛生翳兩相對映的病證。出《目經成》卷二。本書認:“此症黑睛上生二翳,中虛,一中實,兩翳連環如陰陽之圈,故名。有白中略帶焦黃,及細細赤脈絆住,而光滑深沉者,皆不能去。大約為險症,翳退而現...
2017-03-09 -
夏季補腎區分陰陽最關鍵
分析:腎虛分陰陽 治療要對症 中醫認為,秋冬養陰,春夏養陽,夏天是一年中人的陽氣最旺的時候,此時最重要的就是養護人的陽氣。夏季並非完全不能進補,對於確實有腎虛症狀的人來說,夏季同樣可以補腎,但補腎...
2017-03-09 -
和陰陽
和陰陽 小兒推拿方法名又名合陰陽、合二氣。 用拇指由小兒腕橫紋兩端向中間合推。 有和氣血、消痰延等作用。 《小兒按摩經·手訣》:“從兩下合之,理氣血用之。”
2017-03-09 -
陰陽五行俱全的神奇藥材:冬蟲夏草
從傳統中醫角度來說,人體內的陰陽平衡說是中醫一切理論的基石,所有病症都是由於陰陽失調而造成的,因此中醫把幾乎所有的藥材功效都劃分了陰陽屬性,如燕窩是滋陰而人參鹿茸則是補陽,每個人在進補時都需根據自...
2017-03-09 -
素食祝您秋季陰陽平衡
中醫認為,秋季人體陰陽偏盛或偏衰均會對身體造成傷害,而常攝素食可“和諧陰陽”,減少疾病的發生。正如古典《大戴禮記》有雲:“食肉葷,勇而悍,陰陽失衡;食穀素,慧而巧,養陰平陽。”秋屬肺金,酸味收斂補...
2017-03-10 -
秋分:陰陽平衡調飲食
秋分至,表示已真正進入秋季,作為晝夜時間相等的節氣,人們在養生中也應本著陰陽平衡的規律,使機體保持“陰平陽秘”的原則,按照《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說:“謹察陰陽之所在,以平為期”,陰陽所在不可出現偏...
2017-03-10 -
冬季少吃涼 陰陽得平衡
天氣逐漸轉冷,人們穿得厚、住得暖、活動減少,難免會造成體內積熱不能適當散發。加之很多人為了“耐寒”而常吃熱量較高的食物,甚至盲目大補,很容易產生胃肺火盛,出現體內蘊熱的現象。養生應講究進補均衡,冬...
2017-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