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陰陽不和型發頤
治療方法:沖和膏。 證候表現:患上微熱不紅疼痛者, 處方:沖和膏和之。 出處:《外科正宗》·卷之四(卷)·雜瘡毒門(門) 原文:患上微熱不紅疼痛者,沖和膏和之;
2017-03-04 -
腎陰陽俱虛型絕經前後諸證
症狀:絕經前後時而畏風怕冷,時而潮熱汗出。腰酸膝軟,頭暈耳鳴,健忘,夜尿頻數,月經紊亂,量少或多。舌紅,苔薄,脈沉細。 治則治法:陰陽雙補。 方藥:二仙湯《婦產科學》合二至丸《攝生眾妙方》加減。仙...
2017-03-05 -
太極拳自學教程 太極拳如何練出陰陽相濟
太極拳的技巧是非常多的,並且太極拳的精髓也是非常深奧的,只有掌握了技巧,下足了功夫才能將太極拳練好。陰陽相濟是太極拳非常重要的存在,想要掌握就要多多練習。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太極拳視頻來瞭解一下吧...
2017-03-05 -
陰陽兩虛風襲少陰型喉風
治療方法:甘桔湯、冰硼散加燈草。 證候表現:若午後作痛、作渴,身熱足冷者。 病因病機:陰陽兩虛也。 治則治法:忌用苦寒。 處方:宜少陰甘桔湯,以宣達之,俱兼用冰硼散一錢,加燈草煆灰存性三分,吹之立...
2017-03-05 -
陰陽水保護腸道健康 陰陽水的神奇功效
腸道毒素說道腸道毒素,我想懂一些養生常識的人對其都不陌生吧,因為生活中一些不良習慣,如吃夜宵、晚睡、飲食不規律,使這些毒素無法排出體內,導致堆積在腸道裡,從而會導致便秘等腸道疾病的發生,然後就會使你...
2015-06-09 -
早上吃熱食晚上吃涼食 做到陰陽消長對身體好
進入冬天,溫度降低,不少人會在吃飯時吃的很快,“趁熱吃”能吃到熱乎乎食物,要是吃的慢,可能會吃到冰冷的食物。而在晚上,約上幾個朋友,吃火鍋也很常見。殊不知,這樣並不科學,在中醫上有陰陽消長的說法,...
2017-03-05 -
喝陰陽水對人體有什麼危害
養生之道網:某女子喝陰陽水減肥致吐血,那麼什麼是陰陽水,陰陽水清腸法科學嗎,喝陰陽水對人體有什麼危害呢?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分析陰陽水清腸法科學嗎以及喝陰陽水對人體有什麼危害,看看吧。 什麼是陰陽水?...
2016-05-03 -
以陰陽清濁、升降出入說明人體的生理活動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故清陽為無,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這說明天地陰陽的變化是迴圈無窮的。而人與天地這個變化規律是相適應的。古人以陽主升、陰主降,陽主表,陰...
2017-03-05 -
為什麼要辨陰陽兩綱?如何辨別?
中醫認為疾病發生、發展的根本原因是陰陽失調,所以任何疾病儘管它的臨床表現錯綜複雜,千變萬化,但都可以用“陰證”、“陽證”加以概括。《仿寒論》的辨證,雖有六經之分,但是以阻陽為總綱,統攝六經。因此《...
2017-03-05 -
陰陽自和必自愈理論對臨床的指導意義
《傷寒論·太陽篇》指出:“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逮條原文提出一個重要的理論和原則,即無論何種疾病,採取何種治療方法,但最終目的都是要達到“陰陽自和”,才能...
2017-03-05 -
春季陰陽交替 吃蘿蔔防上火
冬季已結束,春天來臨,在這個季節更替之際,正是身體陰陽交替之時,這個時候體內陰陽“交戰”,容易引起“火”氣盛,因而這個時候應多防上火、飲食也應多加注意。今天跟微微健康網一起看看吃蘿蔔真的能防上火嗎...
2012-09-28 -
大補陰陽湯
【處方】黃耆3錢(蜜炙),白術1錢半,益智仁的功效與作用1錢半,山藥的功效與作用(炒)1錢半,當歸的功效與作用(去尾)2錢,熟地2錢,益母草的功效與作用2錢,牡蠣的功效與作用(煆,研粉)3錢,甘草的...
2017-03-06 -
中醫談陰陽失調
在傳統的中醫理論中,陰陽理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分支,一般認為,男性為陽、女性為陰,同時陰陽還有更加深刻的含義,涉及到人體的平衡、精神的狀態等等。身體上的很多疾病都和陰陽有關係,如果陰陽失去的平衡,...
2016-04-19 -
癲癇陰陽辨證
在臨床上,儘管癇病表現複雜,但古今醫家辨證就其發作期多首辨陰癇、陽癇以統分證候。事實上在緩解期陰陽辨證也很重要。古人多把急驚風屬於陽癇,把慢驚風屬於陰癇,即以陰陽劃分;以證而言,則表為陽,裡為陰,熱...
2017-03-06 -
更年期吃什麼好 藥膳調補8方補腎調陰陽
婦女在自然絕經前後,可能會出現一些症狀和體征,如月經變化、面色潮紅、心悸、失眠、乏力、情緒不穩定,易激動,注意力難於集中等,統稱為“更年期綜合症”。絕大多數婦女逐漸適應這一生理階段,無需特殊處理,...
2016-12-26 -
《素問》選錄之離合真邪論篇
岐伯對曰:夫聖人之起度數,必應於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經水,人有經脈,天地溫和,則經水安靜;天寒地凍,則經水凝泣;天暑地熱,則經水沸溢;卒風暴起,則經水波湧而隴起。夫邪之人於脈也,寒則血凝泣,暑則...
2017-03-07 -
《素問》選錄之陰陽別論篇
脈有陰陽,知陽者知陰,知陰者知陽。凡陽有五,五五二十五陽。所謂陰者,真藏也,見則為敗,敗必死也。所謂陽者,胃脘之陽也,別于陽者,知病處也;別于陰者,知死生之期。三陽在頭,三陰在手,所謂一也。別于陽...
2017-03-07 -
治病分合論--《醫學源流論》卷下
一病而當分治者,如痢疾、腹痛、脹滿。則或先治脹滿,或先治腹痛,即脹滿之中亦不同。或因食,或因氣,或先治食,或先治氣。腹痛之中亦不同,或因積,或因寒,或先去積,或先散寒。種種不同,皆當視其輕重而審察之...
2017-03-07 -
《刪補名醫方論》桂枝人參葛根黃芩黃連二湯合論
太陽外證未解,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表裡不解,脈微弱,心下痞硬者,【桂枝人參湯】主之,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其脈促喘而汗出者,【葛根黃連黃芩湯】主之。 【組成】桂枝四兩 甘草四兩 人參...
2017-03-07 -
《脈經》脈經卷第七 熱病陰陽交並少陰厥逆陰陽竭盡生死證第十八
問曰:溫病,汗出輒複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為何?對曰:名曰陰陽交,交者,死。人所以汗出者,生於谷,穀生於精。 今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卻而精勝。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熱者邪...
2017-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