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古籍常見典故
典故——典制和掌故,《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專》:“親屈至尊,降禮下臣,每賜宴見,輒興席改容,中宮親拜,事過典故。”醫學典故常常困擾我們對文章的理解,醫書常有典故命名者,現將常見的典故收錄如下:杏林:為醫學或醫術的譽稱。《神仙傳·董奉》雲:“
2017-02-17 13 -
中秋賈母為何最中意醬菜
中秋節是萬家團圓的節日,這個時候自然少不了美食。《紅樓夢》第七十五回《開夜宴異兆發悲音 賞中秋新詞得佳讖》中寫道,八月十五中秋節,各房都要另外孝敬賈母些吃的東西,但送上來的賈母都不喜歡,並且嫌送菜一事是陳腐的老規矩。但是賈母偏偏選中了一
2017-02-17 15 -
火神派擅用附子的四大特點
歸納火神派擅用附子的經驗,可以概括為廣用、重用、早用、專用等幾個特點,下面分別述之。 (1)廣用:火神派治療陰證幾乎方方不離附子,認為:“凡一切陽虛諸證,如少氣、懶言,身重、惡寒,聲低、息短,舌潤、舌黑,二便清利,不思水飲,心悸,神昏、
2017-02-17 32 -
火神派注重扶陽,擅用附子
鄭欽安重視陽氣,在人身各種陽氣中,又特別推重腎陽,認為腎陽是人身立命之根本,這是就正常生理而言。在病理狀態下,自然也重視陽氣,認為“萬病皆損于陽氣”,“陽氣無傷,百病自然不作。有陽則生,無陽則死”。也就是說陽氣衰弱與否是疾病善惡轉化的關
2017-02-17 16 -
火神派重視陽氣,腎陽為本
鄭欽安根據《素問·生氣通天論》中“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之義,提出火神派最重要的學術觀點就是重視陽氣,崇尚扶陽。也就是說,在陰陽兩綱中,他並非等量齊觀,而是特別看重陽氣,陽主而陰從。在人身各種陽氣中,他又
2017-02-17 16 -
黃芪建中湯
黃芪建中湯--處方來源:《金匱要略》 【組成】黃芪30克、白芍18克,桂枝、生薑各9克,炙甘草6克,大棗6枚(擘),膠飴(飴糖)30克 【湯劑】煎湯取汁,兌入飴糖,再以文火緩緩溶化,分2次溫服。 【主治】中焦虛寒之虛勞裡急證。證見腹中
2017-02-17 35 -
黃芪桂枝五物湯
黃芪桂枝五物湯--處方來源《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治》 【組成】黃芪、桂枝、芍藥各9克,生薑18克,大棗4枚 【方訣】黃芪桂枝五物湯,芍藥大棗與生薑;四肢麻木面無華,溫經通陽此方良。 【功效】益氣溫經,和血通痹。 【主治】血痹。症見
2017-02-17 49 -
小陷胸湯
小陷胸湯--處方來源:《傷寒論》 【方劑名稱】小陷胸湯 【拼音】Xiǎo Xiàn Xiōng Tāng 【別名】陷胸湯 【組成】黃連1兩,半夏半升(洗),栝樓實大者1枚。 【功效】除膈上結熱。除痰去熱。滌胸膈痰熱,開胸膈氣結。 【
2017-02-17 54 -
竹葉石膏湯
竹葉石膏湯--處方來源:《傷寒論》 【方劑名稱】竹葉石膏湯 【別名】竹葉湯、人參竹葉湯、石膏竹葉湯 【組成】竹葉2把,石膏1升,半夏半斤(洗),麥門冬1升(去心),人參2兩,甘草2兩(炙),梗米半升。 【功效】清熱,養陰,益氣。 【主
2017-02-17 50 -
甘姜苓術湯
【名稱】甘姜苓術湯 【別名】甘草乾薑茯苓白術湯、甘草湯、腎著湯、除濕湯、苓姜術甘湯、茯苓乾薑白術甘草湯 【組成】甘草2兩,白術2兩,乾薑4兩,茯苓4兩。 【出處】《金匱》卷中。 【功效】暖土勝濕;補土制水,散寒滲濕;溫脾化濕。 【主治
2017-02-17 54 -
小半夏湯
小半夏湯--處方來源:《金匱》卷中 【別名】半夏生薑湯、半夏湯、鮮陳湯 【組成】半夏1升,生薑半斤。 【功效】蠲飲和胃,降逆止嘔。開胃消食。溫胃燥濕。除痰,降氣,平胃。 【主治】痰飲內停,嘔吐,反胃,呃逆,霍亂,心下痞,不寐。嘔家不渴
2017-02-17 90 -
幼科涼血飲
【組成:】草10克,茜草10克,旱蓮草10克,粉丹皮10克,赤芍10克,生石膏30克,甘草5克。 【功能】清熱解毒,涼血活血。 【主治】風疹、蕁麻疹、幼兒急疹、猩紅熱、水痘、手足口病等發疹性疾病和丹毒、過敏性紫癜等斑毒類疾病屬血熱證者。
2017-02-17 19 -
硫化鉛
【炮製】用真黑鉛、硫磺細末各一斤。先將鉛入鐵鍋中融化,即將硫磺末四五兩撒在鉛上,黃即發焰,急用鐵鏟拌炒,所熔之鉛即結成砂子。其有未盡結者,又須將硫磺末接續撒其上,勿令火熄,仍不住拌融化之鉛,盡結成砂子為度。待晾冷,所結砂子色若鉛灰,入藥
2017-02-17 13 -
中藥服用的常識
中藥服用不但選擇正確的服藥時間,還要注意服藥次數和服藥溫度,這樣才會得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1、據介紹,服中藥的時間要根據病情和藥物的性質來定。 飯後服用:大多數藥物宜在飯後服用,尤其是補益藥(如人參)、健胃藥(如補脾益腸丸)和對胃腸刺激性
2017-02-17 20 -
不可服用的中成藥
沒有標明生產日期與有效期的中成藥,乃屬偽劣藥品,當然不能服用。另外如果中成藥在貯存保管不當,也會出現失效或產生毒性、毒性增加等問題,應該予以注意: (1)片劑——片劑一般較光滑、質地堅硬,不易碎裂。 如果藥片表面發毛、變色或藥片鬆散、片與
-
中藥常用藥引
中藥處方講究"藥引"。藥引有什麼作用呢?據歷代文獻資料記載,藥引具有引經作用(即把藥物成分集中到病變部位),增強療效作用、解毒作用、護胃作用、矯味作用。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藥引: 食鹽 鹹、寒,入腎、胃、大腸經,有清水、解毒之效。治療腎陰虧
2017-02-17 27 -
中藥的藥性之最
清熱解毒之最———銀花 芳香化濕之最———藿香 重鎮安神之最———朱砂 利水滲濕之最———茯苓 芳香開竅之最———麝香 清熱之最———石膏 瀉火之最———黃連 降氣之最———沉香 生津之最———石斛 溫痰之最———半夏
2017-02-17 38 -
常見解表藥材
凡是以發散表邪,解除表證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解表藥。本類藥物辛散輕揚,主入肺、膀胱經,偏行肌表,有促進肌體發汗,使表邪由汗出而解的作用,從而達到治癒表證,防止疾病傳變的目的。 解表藥主治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無汗或有汗不暢、脈浮之外感表
2017-02-17 14 -
中藥配伍變化及用量大小
中藥配伍變化及用量大小在中醫治病中起到關鍵的作用。藥的配伍變化很多,藥方中藥物配伍的恰當與否,直接影響著治療效果。藥物的用量對療效也有很大關係,下面就中藥配伍變化和用量大小關係做詳細介紹。 1、中藥配伍變化。 例如麻黃本為發汗藥,但如配用
2017-02-17 34 -
霞天膏的炮製方法
霞天膏載《韓氏醫通》。系牛科動物黃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的肉經熬煉而成的膏。據《韓氏醫通》載:“黃牯牛一具(選純黃肥澤無病才一二歲者),洗淨,取四腿、項、脊,去筋膜,將精肉切成塊子如栗大,秤三十斤,或
2017-02-17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