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賁門癌診斷方法
1 醫技檢查 1.1 實驗室檢查:細胞學檢查又稱拉網細胞學檢查,對具有反復使用鋇餐透視及纖維鏡檢查未能發現病灶或有可疑病灶而未能確診者,進行拉網細胞學檢查,能提高檢出率,拉網細胞學檢可為診斷提供很好的依據。 賁門癌1.2 X線鋇餐
2012-02-06 6 -
賁門癌的應注意哪些飲食?
飲食注意 一、呃逆者可選用荔枝、刀豆、柿子、核桃、甘蔗、蘋果、蘿蔔。 二、飲食以細、軟、涼熱適中、少量多餐為原則。根據梗阻情況,選用合適的流質、半流質或軟食。 三、有吞咽困難者,可選用鯽魚、鯉魚、黃蜆、河蚌、烏骨雞、生梨、荔枝、
2012-02-06 12 -
病毒性心肌炎有哪些表現
病人常先有發熱、全身酸痛、咽痛、倦怠、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然後出現心悸、胸悶、胸痛或心前區隱痛、頭暈、呼吸困難、浮腫,甚至Adams-Stokes綜合征;極少數患者出現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 體格檢查可發現: (1)與發熱不平
2012-02-06 7 -
不動纖毛綜合征的表現有哪些?
《臨床表現》 常見於兒童和青年人,主要表現如下。 1.下呼吸道表現:病人反復發生上感、慢性支氣管炎或間質性肺炎張及支氣管擴張,出現咳嗽、黃膿痰、咯血及呼吸困難等症狀。從而導致肺不張及支氣管擴張,出現咳嗽、黃膿痰、咯血及呼吸困難等症
2012-02-06 21 -
不動纖毛綜合徵發病有哪些原因?
(一)發病原因 本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現已證實纖毛軸絲含有100多種多肽,任何1種多肽有缺陷,均可造成同樣的病理結果。因此具有明顯的遺傳異質性。有纖毛蛋白臂部分或完全缺失 (單純外側或內側纖毛蛋白臂缺失、或雙側均缺失),有放射輻缺
2012-02-06 7 -
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是什麼引起的?
(一)發病原因 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是由多種病因導致的一組臨床綜合征。因其發生的病因不同,其轉歸也不同。故根據病因及轉歸不同可將其分為兩類。 1.可逆性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急性病態竇房結綜合征) 此病患者的病因多較明確。可以找尋。當去除
2012-02-06 19 -
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檢查及診斷
1 醫技檢查:下列檢查有助於評估竇房結功能。 病態竇房結綜合征1.1 動態心電圖有可能在24小時內記錄到病竇綜合征的多種特徵性心電圖表現,結果陰性時可於短期內重複檢查。 1.11嚴重的竇性心動過緩,每分鐘少於50次。 1.12竇
2012-02-06 7 -
病態竇綜合征的治療方法
1 治療應針對病因,無症狀者可定期隨訪,密切觀察病情。 2 心率緩慢顯著或伴自覺症狀者可試用阿托品、舒喘靈口服。雙結病變、慢快綜合征以及有明顯腦血供不足症狀如近乎昏厥或昏厥的患者宜安置按需型人工心臟起搏器,房室順序按需起搏器較VVI
2012-02-06 7 -
病態竇房結綜合征保健
1 食療: 1.1人參粥:紅參末3g,粳米100g,煮粥食服,適用于心陽虧虛患者; 1.2 桂末生薑羊肉粥:新鮮羊肉50g。[2] 2 心律失常用藥要准 2.1 良性早搏與精神、情緒、過度疲勞、過多吸煙、飲酒、喝濃茶有關。老年
2012-02-06 7 -
引起動脈瘤的原因
1、動脈壁有三層組織,動脈的支撐力量是由中間肌肉層所提供的,而這層組織可能有先天性的缺陷。受影響的動脈中的正常血壓會造成一種氣球似的腫大,這種腫大叫做囊形動脈瘤。由於先天性缺陷所造成的動脈瘤幾乎總是發生在腦基部的動脈中,由於其形狀以及
2012-02-06 8 -
動脈瘤的分類和類型
形態學類型 1.囊狀動脈瘤被累血管段管壁呈球狀擴張,其大者直徑可達15~20cm。由於血液流過時形成旋渦,因此,這種動脈瘤常併發血栓形成。 2.梭形動脈瘤血管壁呈均勻擴張,而又朝一端逐漸均勻縮小,直至達到原來的血管直徑,故呈梭形。
2012-02-06 14 -
動脈瘤有哪些併發症
動脈瘤再破裂 是血管內栓塞術的嚴重併發症,因血壓急劇波動、術中機械刺激、術後抗凝治療凝血機制改變引起的。瘤體的破裂與死亡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上升。病人可突然出現精神緊張、痛苦表 動脈瘤情、躁動、劇烈頭痛、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小便失禁
2012-02-06 4 -
鼻血管瘤是什麼?
鼻血管瘤的發病是屬於一種先天性良性腫瘤或血管畸型。此病多發生於鼻腔內,尤以發生於鼻中隔者為多,亦可發生於鼻骨、鼻前庭和上頜竇。發生于鼻部的脈管瘤以血管瘤為多見,其他少見的腫瘤有血管內皮細胞瘤、血管外皮細胞瘤、纖維血管瘤、血管纖維瘤以及
2012-02-06 7 -
鼻血管瘤治療方法及護理
手術切除為主要治療手段。對鼻中隔毛細血管瘤(亦稱鼻中隔出血性息肉)或原發於鼻腔內較小的血管瘤。 鼻血管瘤鼻前孔加以切除。手術中應將腫瘤基底所附軟骨膜一併切除,以防復發。對於較大、基底較寬及容易出血的鼻腔、鼻竇血管瘤,可通過面中部脫殼
2012-02-06 19 -
腸系膜動脈瘤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一)發病原因 本病的主要原因為感染,占57%,年齡多在50歲以下,主要為真菌感染、細菌性心內膜炎;其次為動脈硬化,中膜退行變,發病年齡多在50歲以上;此外,門靜脈高壓症、高血壓、先天性動脈發育不良和外傷等亦為本病發生的原因,但臨床
2012-02-06 10 -
單純性下肢靜脈曲張有哪些表現?
1.多見於從事站立的體力勞動者。久立後,患肢沉重、酸脹、麻木、困倦。 2.站立位,大隱靜脈和(或)小隱靜脈隆起、擴張、彎曲或蜷曲成團,臥位時消失。小腿下部可有色素沉著、脫屑、濕疹及慢性潰瘍。 3.下肢靜脈功能檢查 ①大隱靜脈瓣膜
2012-02-06 7 -
單純性下肢靜脈曲張需做哪些檢查?
(1)大隱靜脈瓣膜及大隱靜脈與深靜脈間交通支瓣膜功能試驗。仰臥,患肢抬高,在大腿上1/3處紮止血帶。站立後,不放鬆止血帶,若在30秒內,見止血帶以下的靜脈迅速充盈,表明止血帶以下有交通支靜脈瓣膜功能不全;若放鬆止血帶後,見靜脈自上而下
2012-02-06 7 -
引起第Ⅰ型脊髓血管畸形的原因是什麼?
(一)發病原因 硬膜動靜脈畸形中,動脈的供應來源於脊柱節段動脈的硬脊膜分支。在大多數情況下,動靜脈瘺發生於神經根袖背外側面的神經孔內。在硬膜內有較少的血液流經病灶,病灶的靜脈回流至硬膜內,再回流到脊髓的冠狀靜脈叢。90%左右的病變發
2012-02-06 9 -
第Ⅰ型脊髓血管畸形的症狀
1.疼痛是脊髓動靜脈畸形患者最為常見的症狀,本型亦然。胸腰段背部或臀部的疼痛可能為其主要症狀,亦可出現神經根性痛。其發生率占本組病例的40%~50%。 2.運動障礙 在脊髓硬膜動靜脈畸形的患者中。有30%~40%伴有運動功能障礙,其
2012-02-06 7 -
第Ⅰ型脊髓血管畸形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 1.血管內治療 凡具有手術治療適應證者,一般多主張先行血管內治療,其主要目的是栓塞或閉塞遠端的滋養動脈、動靜脈交通支和硬膜內靜脈回流的近側部分。目前大多選用溶於造影劑中的聚乙烯乙醇懸液注入滋養動脈根部進行栓塞。但應注意,聚
2012-02-06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