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佛爺的香發散
“清宮醫案”中收載了一首專為慈禧太后而設的美髮乾洗方,名“香發散”。該方由玫瑰花、零陵香、檀香、公丁香、大黃、丹皮、細辛、白芷、辛夷、蘇合油等組成。其制法和用法是:先將諸藥細末,用蘇合香油拌合,晾乾,再研細面,備用。使用時將藥粉摻勻於發上
2017-03-09 27 -
胡椒生薑與飲茶
李時珍對生活知識不僅善於觀察、善於思考,更善於積累、善於總結。使《本草綱目》源于生活又高於生活,充滿魅力。 李時珍小時候,每年春夏之交時,就會患眼疾,藥物往往不起作用。後跟父親學醫,隨著知識的積累和增長,他覺得自己的眼疾是外在因素引起的。
2017-03-09 20 -
衛生間6大惡習讓癌症纏上你
美國著名癌症學家曼高斯醫生指出:“現代家庭的許多衛生用品應該令人警惕,因為它們含有致癌化學物!”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發現衛生間裡人人都會犯的六個致癌習慣吧。 一、衛生紙 被曼高斯博士列舉的首先是人們天天離不開的衛生紙。他說,衛生紙多為再生
2017-03-09 6 -
宋本《傷寒論》宜參淳化本
淳化本《傷寒論》,是六朝傳本。孫思邈雲:“江南諸師,秘仲景要方不傳。”此本即六朝江南諸師秘傳本之一,北宋淳化三年(西元992年)收錄于《太平聖惠方》卷八,故名淳化本《傷寒論》。此本是北宋校正醫書局校訂宋本《傷寒論》及《千金翼方》卷九卷十選
2017-03-09 21 -
半表半裡概念產生於漢代
半表半裡屬八綱概念 胡希恕先生,通過許多醫史資料考證,又經反復讀《傷寒論》全文,否定了《傷寒論》的六經理論不是來自《內經》,明確提出《傷寒論》的“六經來自八綱”、“其實六經即是八綱”以及“中醫辨證主要是六經八綱……八綱,是指表、裡、陰、陽
2017-03-09 56 -
夏秋交替要潤肺養胃 多喝蜂蜜
核心提示:夏秋交替時節,防暑降溫依然不能忽視,要注意潤肺養胃、祛暑滋陰。這時人體容易出現口乾舌燥、咽喉腫痛以及咳嗽等症狀。不妨多食用蜂蜜、葡萄、胡蘿蔔、白木耳、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 夏秋交替時節,是胃腸道疾病的高發期。
2017-03-09 10 -
藥櫥的來歷
現在中醫用的藥櫥,多是上、中、下三層,365個格子。為什麼是這種格式和數目呢? 相傳三國時期的名醫華佗,不但醫術高明,而且平易近人。有一次,一位姓李的木匠,不小心碰傷了腿,來找華佗醫治,華佗給他開了些藥,並囑咐藥用完了再來。可七八天過去了
2017-03-09 9 -
王不留行的傳說
有一段歌謠說:“穿山甲,王不留,大閨女喝了順懷流。”誇張地說出了穿山甲和王不留行兩味中藥的通乳作用。其中王不留行不過是一種草的種子,怎麼會起這麼一個怪名字呢? 據傳說,王不留行這種藥是藥王邳彤發現的。當年王郎率兵追殺主公劉秀,黃昏時來到邳
2017-03-09 10 -
電子娛樂 真的能讓人放鬆舒緩壓力麼
核心提示:研究發現,人們在高度緊張地工作一天后看電視或玩電子遊戲,不但不能放鬆身心,而且往往會增加內疚感和挫敗感。 忙了一天,累了!看看電視、玩玩遊戲,讓自己徹底放鬆一下。且慢,這樣的方式真的能讓人輕鬆嗎?德國和荷蘭的研究人員日前在《通
2017-03-09 43 -
減肥也能吃 這些肉不長胖
導讀:雞肉:每百克雞肉含蛋白質高達23、3克,而脂肪含量只有1、2克,比各種畜肉低得多。所以,適當吃些雞肉,不但有益於身體健康,也不會引起肥胖。... 雞肉:每百克雞肉含蛋白質高達23、3克,而脂肪含量只有1、2克,比各種畜肉低得多。所
2017-03-09 6 -
立秋警惕秋老虎 生活起居要注意
保持健康習慣防“秋老虎”傷人 入秋之後,儘管晝夜溫差變大,但是白天有時仍然很熱,特別是秋後久晴無雨時,暑氣更加逼人,民間素有“秋老虎”之說。但只要注意飲食和正常的起居習慣,“秋老虎”是完全可以降伏的! 1、注意防曬,儘量在陰涼處工作;
2017-03-09 7 -
吃辣多 更易患痔瘡
核心提示:除辣椒外,胡椒、芥末等具有刺激性氣味的香辛料儘管都非常可口,但都很容易誘發痔瘡。因此,適量食用刺激性香辛料對於預防痔瘡有重要意義。 痔瘡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疾病,主要發病原因包括便秘、久坐、用力排便、體寒等。 肛門由兩個完全不同的
2017-03-09 7 -
巫與醫
巫與醫是同源的,從字型上看,醫最初寫作“璧”,下麵是巫字。最早的時候,巫醫是一個具有兩重身份的人。既能交通鬼神,又兼及醫藥,是比一般巫師更專門于醫藥的人物。從殷墟甲骨文所見,殷周時期的巫醫治病,在形式上看是用巫術,造成一種巫術氣氛,對患者
2017-03-09 9 -
夏秋之交預防高溫疾病不能忘
夏秋之交預防高溫疾病不能忘。儘管現在已經立秋了,但是天氣依舊炎熱,高溫作業和室外作業的人還是應該做好預防的準備。值得慶倖的是,因為天氣原因生病是可以預防的。天氣炎熱時你只需注意自己身體的感覺如何,如果感覺很不舒服,那麼趕緊離開現場。到涼
2017-03-09 18 -
南北朝至清代 中醫膏方的發展
南北朝時期,陶弘景在《本草經集注》中對膏藥的製作作了詳盡的說明,提出以治病的需求來確定劑型和給藥途徑的理論。《本草經集注》指出“又疾有宜服丸者,宜服散者,宜服湯者,宜服酒者,宜服膏煎者,亦兼參用,察病之源,以為其制耳”,並規定了湯、丸、
2017-03-09 12 -
扔垃圾後 不洗手更易感染病菌
核心提示:不少人扔垃圾後都不注意洗手,殊不知,垃圾上的病菌會隨著揉眼睛、摳鼻子、抹嘴唇等小動作進入人體,尤其是接觸了帶有湯汁等的廚房垃圾後,更容易感染病菌。因此,倒垃圾後一定要洗手,如果條件不允許,最好也要用消毒濕巾擦拭乾淨。 多數人都有
2017-03-09 47 -
李時珍與“鮮果”
相傳,明朝嘉靖年間,均州的太和山上有一座道觀叫五龍宮。五龍官的後院有一種奇特的果樹,每年長出像梅子大小的“仙果”。道士們說,果樹是真武大帝所種,人吃了這種“仙果”可以長生不老。皇帝聞訊,降旨太和山道士每年在“仙果”成熟時採摘,作為貢品送
2017-03-09 7 -
口臭惹人煩 九種食物清新你的口氣
導讀: 口臭的原因在於口腔衛生,但是有的人牙齒好好的,天天早晚都刷牙,但是就是無法消除口臭。這原因包括:抽煙過量、嚼食檳榔、便秘、飲食不當、肝... 口臭的原因在於口腔衛生,但是有的人牙齒好好的,天天早晚都刷牙,但是就是無法消除口臭。這
2017-03-09 10 -
“十”字打頭的醫書
“十”字打頭的醫書,大多和“十二經”或“十四經”有關。如《十二經脈絡》、《十二經脈歌》、《十二經絡圖典義》、《十四經發揮》、《十四經絡三百五十四穴道歌括》、《十四經考》等。其中最為著名者,當屬《十四經發揮》。《十四經發揮》三卷,附圖十六
2017-03-09 3 -
每天喝一杯汽水 當心影響記憶力
核心提示:美國南加州大學一項研究發現,每日僅喝一瓶汽水就會影響青少年的記憶力以及學習能力。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南加州大學一項研究發現,每日僅喝一瓶汽水就會影響青少年的記憶力以及學習能力。 在該項實驗中,研究人員讓成鼠及小鼠每天
2017-03-09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