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股強冷空氣來襲, 若疏忽自我養生保健, 極易引發多種疾病而影響健康。 因此, 要想平安度過嚴冬, 必須注意做到“八暖”。
頭暖
中醫認為, 頭為一身之主宰, 諸陽所會, 百脈相通, 人體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都彙聚於頭部。 頭部受到冷風吹襲, 很容易使陽氣從頭部散發掉, 引發感冒、鼻炎、頭痛、牙痛、三叉神經痛等病, 有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的中老年人, 還易發生高血壓危象、急性心梗、中風等而禍及生命。 因此, 冬天一定要注重頭部保暖, 每天清晨應梳頭百餘次, 使頭皮微熱, 有利於頭部經絡氣血通暢, 促進諸陽上升,
耳暖
“耳為宗脈之所聚”, 十二經脈皆通過於耳。 由於耳朵的皮膚很薄, 耳廓的血管表淺, 皮下組織較少, 缺少皮下脂肪的保護, 如不注意保護耳朵, 遇到寒冷刺激時, 血管收縮易發生缺血缺氧, 而致耳朵凍傷, 還會引發感冒等病。 因此, 老年人冬天要注意保護好耳朵, 外出時戴上柔軟的防護耳罩, 並堅持每天早、中、晚按摩揉搓耳廓, 每次約5~10分鐘, 以發熱為度。
鼻暖
鼻為肺之竅。 如鼻子受寒冷剌激, 體弱的老年人易傷風感冒。 所以冬天要護好鼻子。 遇到寒潮過境的天氣, 外出戴上口罩。 平時在早晨和晚睡前各按摩一次鼻部, 用兩手拇指外側相互摩擦,
頸暖
頸部是人體的“要塞”, 上承頭顱, 下接軀幹, 既是脊椎中活動最多部位, 也是神經中樞最重要部位, 更是心腦血管的必經之路, 如果受寒, 不但加重頸椎病, 還會引發其他疾病。 因此, 過冬天最好穿立領裝, 外出時戴圍巾, 可防範頸部血管因受寒風侵襲而收縮, 對預防高血壓病、心血管病等都有一定的好處。
背暖
中醫認為, 督脈是循行背部之主幹, 總督人體陽氣, “背為陽中之陽”, 為“陽脈之海”。 如忽視背部保暖, 易受風寒之邪入侵,
腰暖
中醫認為, 腰為腎之腑, 腎喜溫惡寒, 加上“帶脈”又環繞腰部, 若腰部遭受風寒後, 易引起腰部冷痛, 女子月經紊亂、痛經、白帶異常等婦科病。 冬天除了護好腰部外, 可用雙手搓腰, 兩手對搓發熱後, 緊按腰眼處, 稍停片刻, 然後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長強穴), 每次做50~100遍, 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起到溫煦腎陽, 暢達氣血, 疏通帶脈、強壯腰脊的作用。
膝暖
冬令時節, 持續寒冷和巨大的溫度反差, 膝部受涼可導致關節局部肌肉和血管的收縮, 引起關節疼痛。 患有關節滑膜炎或骨性關節炎的中老年人, 更容易引起關節疾病發作或加重。 保護膝關節的關鍵是保暖防寒, 戴上護膝, 並注意運動不過量。
腳暖
支撐人體生命大廈的雙腳, 素有“第二心臟”之稱。 但腳部皮下脂肪層薄, 保溫性能差, 又遠離心臟, 若長時間下垂, 易使血液迴圈不暢。 腳一旦受寒冷侵襲, 就會通過神經反射, 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血管收縮, 血流量減少, 抗病能力下降, 使人發生感冒, 有老慢支、哮喘、慢性胃腸病、風濕性關節痛等病的患者易舊病復發。 因此, 要注意腳部保暖, 防範“寒從腳下起”。 穿的鞋襪宜保暖透氣、吸濕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