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濟失調型腦癱種類只占腦癱的小部分, 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它的存在, 同樣需要我們高度的重視。 老年人共濟失調型腦癱症狀有哪些呢?下面向大家介紹一下, 希望更多的人瞭解共濟失調型腦癱的症狀。
共濟失調型腦癱占腦癱發病人數的百分之四, 主要是小腦受損的類型, 除此之外, 可能有錐體系, 錐體外系, 深部感覺系統的重複病變。 共濟失調型腦癱特點是不能持續性姿勢控制, 協調運動障礙。 表現為平衡失調, 肌肉本體感覺, 關節的位置覺喪失, 肌張力下降, 易疲勞, 可伴有距離測定障礙,
症狀特點
共濟失調型主要病變在小腦及其通路上, 多見於腦積水、顱腦外傷、腦炎或小腦腫瘤等疾病後遺症。 單純性共濟失調很少見。 以共濟失調為主的腦癱占總數的5%左右。 由於運動感覺及平衡感覺的障礙造成不協調性運動, 表現為肌肉收縮能力低下, 肌肉收縮速度較慢, 定向和定距能力低下, 而且肌肉收縮也不準確, 從而不能正確的動作。
主要表現
1、運動發育與同齡兒相比有明顯的延遲,
2、有意向性震顫及眼球震顫, 追視與有目的抓物十分困難。
3、患兒經常張嘴, 流口水, 講話慢且發音不清, 語言障礙。
4、患兒肌張力低下, 但腱反射正常。
5、平衡功能障礙, 立位時重心在足跟部, 為了維持平衡, 患兒常常足尖翹起, 加大足距以擴大支撐面積, 向前彎腰以彌補重心後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