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婦科>正文

痛經中醫任脈灸

原發性痛經屬中醫“經行腹痛”範疇, 有虛實寒熱之分, 《醫宗金鑒》曾記載:“腹痛經後氣血弱, 痛在經前氣血凝, 氣滯腹脹血凝痛, 更審虛實寒熱情”。 原發性痛經病機多為“不通則痛”, 亦有“不榮則痛”, 治療當以“通”為法, 助以“溫”法。 任脈總司精、血、津、液等一身之陰, 維繫胞宮, 經脈循行經過胞宮的體表投影所在之處, 與月經的生成息息相關, 故在任脈施灸能夠更好地起到溫宮散寒、祛瘀止痛的功效。

具體操作方法:將寬8釐米的桑皮紙鋪于任脈巨闕穴(臍上6寸)與曲骨穴(恥骨聯合上方凹陷處)之間, 把2千克生薑搗碎成薑絨後,

在桑皮紙上鋪成寬6釐米、厚3釐米薑條, 再將製作好的艾柱放于薑絨之上, 點燃艾柱, 艾柱充分燃燒熄滅後, 換上新的艾柱再次點燃施以治療, 反復3次, 以施灸部位紅熱為度。 每次于月經前一周開始治療, 隔天一次, 3次為一個療程, 下次月經來潮前開始第二個療程, 一般連續3個療程(即3個月經週期)可獲明顯療效。

任脈灸源於隔物灸, 為透皮給藥療法, 在施灸時沿所灸部位鋪敷藥物, 通過灸療的溫和火力透過皮膚逐步把生薑溫中的作用滲透至經絡以溫經散寒、滋養任脈、疏通經絡, 使氣血流通, 再借助灸療緩急、發汗的作用, 使陽氣四達, 體內邪氣隨汗外瀉, 從而將深伏於體內寒邪外達而解, 全身氣血貫通, 通則不痛,

因而腹痛自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