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是常見的兒童營養缺乏症。 由於缺乏維生素D, 引起全身鈣、磷代謝失常和以骨骼改變為主的一系列變化。 嚴重者致骨骼畸形, 影響小兒正常生長發育, 並使機體抵抗力降低, 免疫球蛋白減少, 易併發各種感染, 且使其病情加重, 病程延長, 應積極防治。

病因

1.日光照射不足。

2.維生素D及鈣、磷攝入不足。

3.維生素D及鈣、磷吸收障礙。

4.其它, 如嬰兒肝炎綜合征, 肝內膽道閉鎖等。

症狀

(一)精神神經症狀:多汗、夜驚、好哭等。 多汗與氣候無關, 由於汗液剌激, 患兒經常摩擦枕部, 形成枕禿或環形脫髮。

(二)骨髂表現。

1、頭部。

(1)顱骨軟化:為佝僂病的早期表現, 多見於3~6月嬰兒。

(2)頭顱畸形:“方顱”、 “鞍狀頭”或“十字頭”

(3)前囟大, 閉合遲, 可遲至2-3歲才閉合。

(4)出牙晚, 可延至1歲出牙, 或3歲才出齊。 嚴重者牙齒排列不齊, 釉質發育不良。

2、胸部。

(1)肋骨患珠。

(2)胸廓畸形:雞胸;漏斗胸。

3、四肢及脊柱。

(1)腕、踝部膨大, 形成佝僂病“手鐲”與“足鐲”。

(2) 下肢畸形“O”形腿(膝內翻), 或“X”形 腿(膝外翻)。

(3)脊柱彎曲:可有脊柱側彎或後凸畸形, 嚴重者也可見骨盆畸形(髖外翻), 女性嚴重患兒成年後可因骨盆畸形而致難產。

(三)其它表現:抬頭、坐、站、行走都較晚, 關節鬆弛而有過伸現象, 大腦皮層功能異常, 條件反射形成緩慢, 語言發育落後。 貧血。  

檢查

鹼性磷酸酶在佝僂病病程中增高出現較早, 而恢復最晚,

測定血清中25(OH)D3或1, 25(OH)2D3水準, 其值在典型佝僂病幾為零, 在亞臨床佝僂病也顯著下降, 而維生素D治療後可顯著回升, 為敏感而可靠的生化指標。 X線改變以骨骼發育較快的長骨為明顯,尤以尺橈骨遠端及脛腓骨近端更為明顯。

治療

初期:維生素D5000~1萬IU, 口服, 療程一個月;不能口服者用維生素D240萬或D330萬肌注, 多數一次則可, 少數需要者, 一個月後可再注射一次。

激期:維生素D1~2萬IU, 口服, 療程一個月, 不能口服者可肌注維生素D240萬或D330萬IU, 可根據病情注射2~3次, 間隔1個月。 並適當補充鈣劑和維生素A、B、C等, 若治療3個月病情無緩解, 應注意尋找原因, 不應一味使用維生素D製劑, 以免造成中毒。

恢復期:可使用“夏季曬太陽, 冬季服AD”的辦法, 維生素D用量為10-25萬IU, 一次口服或肌注。

後遺症期:無需藥物治療, 要注意加強體格鍛煉, 對骨骼畸形者採取主動或被動方法矯正, 胸部畸形可作俯臥位抬頭展胸運動;下肢畸形可作肌肉按摩(“O”形腿按摩外側肌“X“形腿按摩內側肌, 增加肌張力以矯正畸形。

預防應從孕婦妊娠後期(7~9月)開始。 對冬春妊娠或體弱多病之孕婦, 可于妊娠7-9月給予維生素D10萬UI~20萬IU, 一次或多次口服或肌注, 同時服用鈣劑。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