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有在晚上臨睡前或臥床服藥的習慣, 認為服完藥後立即休息, 能幫助藥物的吸收, 這樣是很不利健康的。
其實, 服完藥馬上就睡覺, 特別是當飲水量又少的時候, 往往會使藥物粘在食管上而不易進入胃中。 有些藥物的腐蝕性較強, 在食道溶解後, 會腐蝕食道粘膜, 導致食道潰瘍。 情況較輕微者只是吞咽時感到疼痛, 嚴重者可能傷及血管而引起出血。 許多患藥物性食管潰瘍者就是因為曾在近期睡前服過膠囊類藥物, 如抗生素膠囊、感冒膠囊等, 或是服用了顆粒狀的止痛藥而造成的。
正確的服藥方法是:
服藥時應坐著或站著, 服藥後不要立即仰臥, 稍停留片刻, 利用藥物的自身重力作用快速通過食道, 以免在食管內滯留, 延緩藥物的作用及損傷食管粘膜。 另外, 不同種類的藥物有不同的服用方法和時間。
滋補類藥物:如人參蜂皇漿、蜂乳等適於早晨空腹時或是夜晚臨睡前服用。
助消化藥物:應該在吃飯前10分鐘服用, 以促進消化液的分泌, 使其充分與食物混合。
催眠、緩瀉、驅蟲藥:一般在夜晚臨睡前半小時服用, 其中作用快的瀉藥應該在早晨空腹時服用。
維生素藥物:一般適宜在兩餐飯之間服用, 其中維生素K止血時應該即時服用。
臨睡之前不可服用降壓藥。 同時, 服藥要注意飲水, 一般用溫開水200毫升至300毫升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