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吃慣了大魚大肉的時候可能不再願意吃素食, 殊不知, 素食竟然可以有效緩解女性痛經。
有研究指出, 針對30名嚴重痛經婦女進行“低脂肪素食”飲食療法, 經過兩個月經週期後發現, 這30名婦女不僅疼痛程度減輕, 焦慮、噁心、腹脹等經前症候群的症狀也減緩了, 平均痛經時間由七天減至四天, 顯示出清淡的素食對緩解婦女痛經確實有幫助。
痛經是因為月經週期時, 子宮內膜剝落, 大量分泌的物質導致子宮肌肉收縮及缺血所致。 沒有明確原因的痛經稱為原發性痛經, 很常見, 受此影響的女性可能在50%以上,
月經來潮時脫落的子宮內膜組織通過子宮頸時疼痛可能加重, 其他一些因素, 如子宮後傾, 缺乏運動, 以及精神緊張、壓力大等都有可能使疼痛加劇。 而繼發性痛經最常見的原因之一是子宮內膜炎, 另外還有子宮肌瘤等, 輸卵管炎和盆腔炎也可以引起腹痛, 到了月經期都有可能加重。 痛經不僅是下腹部疼痛, 也會波及腰背部和大腿, 有時是痙攣性疼痛, 有時是持續性鈍痛, 並常常伴有頭痛、噁心、便秘、腹瀉和尿頻、尿急等。 這時如果能夠積極地休息和睡眠,
研究發現, 蔬菜、豆類等低脂肪飲食, 可改變體內調節性激素的結合球蛋白, 進而減少引發痛經的物質合成。 特別是大豆, 富含一種植物性的雌激素, 抑制痛經的效果最為顯著。 也曾有研究發現, 不飽和脂肪酸可抑制雌激素的分泌, 減輕痛經程度, 而不飽和脂肪酸多存在於植物性脂肪中, 所以吃素能達到抑制痛經的目的。
此外, 蔬菜、水果及豆類食物中的不飽和脂肪酸, 富含omega-3脂肪酸, 具有消炎、止痛功能。 但一般動物性脂肪和油炸類食物中含的omega-6脂肪酸, 產生的物質則是致痛性的。 因此, 多吃素食, 確實可減少體內的致痛因素。 一些會產生脹氣的食物月經期間應儘量少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