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測定, 氣溫每增設攝氏10度, 身體平均就會減少70卡的需要量, 夏天身體所需熱量降低, 使人不覺得饑餓。 人們在空調房裡感受不到水分蒸發, 因此水分攝取少, 可是腸胃組織已經輕微脫水, 從而影響食欲。 有些人口喝時習慣猛灌含糖飲料, 偏偏“糖”是天然的食欲抑制劑, 糖分可以很快被血液吸收、會讓人一下子覺 得飽了, 因此就吃不下, “形成惡性循環”。
那麼, 如何解除“夏季少食症”, 怎樣才能讓自己有胃口呢?
飯前喝一杯水:在飯前1小時, 可以喝1杯水, 這樣除了可以解除腸胃脫水的現象, 也可以促進腸胃蠕動,
補充維生素B1:夏天喝大量的水和冷飲, 而且流汗也多, 容易把維生素B族沖出體外, 導致食欲不振, 因此維生素B族中的維生素B1是將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轉 換成葡萄糖的媒人, 葡萄糖提供腦部與神經系統動作所需的能量;少了它, 雖然照常吃飯, 體內的能量卻不足, 終日無精打采, 維生素B1最豐富的來源是所有穀 類, 如小麥胚芽、黃豆、糙米、小米等, 因為種子發芽時需要這種維生素, 肉類以豬肉含量最豐富。
補充維生素B2: 維生素B2負責轉化熱能, 它可以幫助身體將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釋放出能量, 在活動量大的夏天更需維生素B2。 美國康乃爾大學一項研究發現, 人體對維 生素B2的需求量是隨著活動力而增加的,
補充菸堿酸:又名維生素B3, 它和維生素B1、維生素B2一起負責碳水化合物新陳代謝, 並提供能量, 缺乏菸堿酸會引起焦慮、不安、易怒, 所以夏天常常覺得煩躁。 富含菸堿酸的食物有青花魚、旗魚、雞肉、牛奶等。
補充維生素C:暑熱其實也是一種壓力來源, 可以補充抗壓的維生素C, 在夏天自製苦瓜汁、芹菜汁、鳳梨汁等各種果汁, 既可補充水分, 也可以多補充豐富的維生素C。
夏天其實是控制體重的最好季節, 因為衣服穿得單薄, 容易暴露不理想的身體曲線, 讓人更有減重的想法。
而且從另一個角度想, 入伏後天氣越來越悶熱, 也正是教養清淡口味的好時機,
在夏季蛋白質每日攝入量在70克至90克為宜, 且最好 一半以上為魚、蝦、瘦肉、雞肉、鴨肉、蛋、奶和豆製品等易被人體消化和吸收的優質蛋白質。 此外, 人在夏季出現倦怠無力、頭昏頭痛、食欲不振等不適還可能與 缺鉀有關。 因此可多吃富含鉀的大蔥、芹菜、毛豆、土豆、香蕉、杏、荔枝、桃子、李子等新鮮果蔬。
另外建議大家, 夏季還應在烹調時注意以蒸、煮為主, 減少煎和炸, 並少放食鹽、油脂, 以減少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 再有, 夏季人體對糖分和熱量需求較大, 糧食進入人體後可轉化為葡萄糖, 是人體糖分的主要來源, 因此一定要保證糧食的攝入, 並注意粗、細糧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