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肺熱化燥、煩渴多飲、口舌乾燥、苔黃脈數。
中消:胃熱、多食而消瘦、便秘、自汗、苔黃燥裂、脈細數。
下消:腎陰不足、溺濁如膏、多尿少津、面色灰暗、乏力腰酸、舌絳而幹, 脈細數或細弱。
尿病的飲食調治和藥膳調治是調理糖代謝的最好方法。 不論糖尿病屬何類型和病情輕重或有無併發症, 用食療藥膳都會得到滿意療效。
食物療法常用南瓜、冬瓜、蔥頭、蘿蔔、山藥、菠菜、甲魚等。 藥膳常用黃芪、玉米須、地黃、山萸、枸杞、豬胰等。
(1)豬胰黃芪湯:豬胰1個、豬裡脊肉200克、黃芪10克、幹玉米須10克、黑豆100克、山芋300克、粳米100克, 陳酒、鹽、芹菜適量。 豬胰去除肥肉、筋膜, 粳米用布包與玉米須、黃芪一同加水10杯, 文火煮1小時, 藥湯煎好後把布袋和內容物取出, 用布袋濾兩次, 取湯備用。 山芋剝皮切碎, 裡脊肉切成0.5釐米厚, 黑豆先在水中浸泡一夜。 將這些加工後食品放入上述湯中, 文火煮30分鐘。 服用時按個人口味和病情再加入少量陳酒、碎芹菜, 趁熱連湯帶肉一起服用。 每日早晚各1次。
此藥膳消熱利尿。 用於糖尿病及肝腎陰虛所致頭暈目眩, 腰膝酸軟等症。
(2)栗煮山萸;栗子12個、山萸300克、幹蘑菇大者3個、熟地黃10克、茯苓5克、青碗豆20克, 芝麻油、澱粉、醬油、鹽適量。 栗子剝皮在水中泡一夜, 除去澀味,
此藥膳養心健體、滋陰清肺。 適用於糖尿病、肺脾虛弱等症。
(3)小麥麩皮加麵粉:小麥麩皮3份, 麵粉2份, 植物油、蛋、蔬菜適量。 小麥麩皮和麵粉以3:2混合, 再加適量油、蛋和蔬菜, 拌勻一起上鍋蒸熟, 隨佐餐食之。
中醫在病期飲食禁忌, 俗稱忌口方面, 積累了很多經驗, 並有系統的理論指導。 根據中醫文獻記載,
1.生冷類食物 冷飲、冷食, 大量的生食蔬菜和水果等, 為脾胃虛寒腹瀉患者所忌。
2.黏滑類食物 糯米、大麥、小麥等所制的米麵食品等, 為脾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或外感初起患者所忌
3.油膩類食物 葷油、肥肉、油煎炸食品、乳製品(奶、酥油、優酪乳)等, 為食欲不振或痰多患者所忌。
4.腥膻類食物 海魚、無鱗魚(平魚、巴魚、帶魚、比目魚、鯰魚、泥鰍、鱔魚等)、蝦、蟹、海味(干貝、淡菜、鮑魚等)、羊肉、狗肉、鹿肉等。 為外感風熱症、痰熱症、斑、疹、瘡、瘍等皮膚病患者所忌
5.辛辣類食物 蔥、薑、蒜、辣椒、花椒、韭菜、酒、煙等, 為內熱症患者所忌。
6.發物類食物 指能引起舊疾復發, 新病增重的食物。 除上述腥、膻、辛辣等食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