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發現, 未全熟的茄子中, 茄堿含量比成熟的茄子高。 盛采期的茄子中茄堿含量高, 而快拉秧時采下來的茄子中茄堿含量低。 測定還發現, 茄子皮顏色的深淺和茄子中茄堿的含量有很大的關係, 紫茄子的含量高, 而綠茄子的含量低。 也就是說, 茄子的顏色越深, 茄堿的含量就越高。
但是, 茄堿並不存在于茄子皮中, 而主要存在於果肉當中。 因此, 想用削掉茄子皮的辦法來避免攝入毒素的方法是無效的。 同時, 茄堿基本上不溶于水, 因此用焯燙、水煮等方法都不能去除。 唯一的辦法就是控制攝入量。
人們聽說生番茄有毒, 其中的麻煩也正是茄堿。 吃一個80—100克的純綠色番茄, 就可能達到讓人感覺噁心難受的茄堿含量。 不過, 綠色番茄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 只要停下不吃, 症狀就會逐漸緩解。 而吃1.15公斤以上, 才有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