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天雨量增多, 氣溫升高, 氣壓偏低, 平均空氣濕度達80%左右。 高溫高濕, 堪稱黃梅天的“殺手鐧”。 中醫理論認為:此時陽氣之盛、濕氣之重, 外部環境呈現出“暑邪”和“濕邪”並存且相互夾雜的特點。 這也是梅雨對健康不利的原因所在。
人體感覺又悶又熱, 情緒易急躁, 常常導致“心理入梅”, 出現沮喪、抑鬱, 隨之發生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如出汗、心跳快、臉紅、血壓高等, 而且體內消耗的能量多, 血液迴圈加快, 心臟負擔加重, 甚至胸悶、胸痛, 同時黴濕濁氣侵入人體, 脾胃不能正常工作而造成食欲減退, 精神倦怠, 全身乏力,
這種狀態維持過久, 便會形成器質性疾病, 傷及內臟, 同時極易誘發心腦血管等多種疾病。 冠心病病人更應注意心血管的保健及藥物治療, 出現明顯不適就要去醫院檢查, 以免發生意外。
如何在黃梅天預防心血管病的發生呢?下列方法不妨一試:
1.注意休息, 中午打個盹, 晚上莫熬夜, 有意識放慢工作和生活節奏、放鬆心情, 遇事學會深呼吸。 有資料顯示, 平時午睡小憩30分鐘, 可以使心肌梗塞的發病和死亡危險減少30%。 年輕白領工作壓力大, 更不要在這個季節加班加點, 要勞逸結合, 以免抵抗力下降, 心肌炎找上門。
2.飲食以清淡、容易消化的為主, 儘量少吃生冷、油膩及辛辣刺激的食物, 以免助濕傷脾,
3.多喝白開水也是簡單易行的方法, 可以及時補充身體出汗後體內損失的水分, 又有清熱解暑的作用。 還可以多喝天然果汁, 少喝咖啡、可樂和含酒精的飲品。
4.選擇消暑祛濕食品, 如薏仁、百合、綠豆、冬瓜。 大部分夏日盛產的水果都能充分消除暑氣, 其中尤以瓜類和水梨最佳。 但水果宜在飯後0.5~1小時食用。 西瓜等不宜冷凍太久再食用, 否則會因為溫度過低, 進食後容易造成胃腸道收縮不當, 稀釋胃液影響消化吸收, 吃太猛也容易引發胃痛, 因此切忌過分貪涼飲冷。
5.胸悶是心血管病人普遍的感覺, 用美麗、芳香的花茶來“解悶”是有效的方法, 如茉莉花、代代花、玫瑰花、桂花等等, 對調節心情大有益處, 並有鎮靜作用,
6.使用各種家電除濕降溫, 可以用除濕機, 也可以開啟空調“除濕”功能, 將空氣濕度保持在50%-60%, 有效地帶走濕氣。 風扇也是黃梅天裡不可缺少的武器, 風扇可以加速空氣的流通, 讓人感覺不那麼悶熱。 另外, 梅雨季節, 每天的傍晚是一天內濕度最低的時候,
7.中藥:山楂、烏梅、決明子都可以泡茶, 或服用藿香正氣丸、麝香保心丸, 中藥還有一些芳香之品可以理氣消脹供選用。 相關基礎研究發現, 麝香保心丸能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缺血, 具有迅速緩解胸悶症狀、有預防及緩解心絞痛發作的作用。
另外, 黃梅季節經常感覺不適, 可以請專家處方, 因人制宜服些中藥, 芳香化濕, 健脾和胃, 以緩解各種不適, 相信你能安然應對黃梅天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