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作為最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 其危害巨大。 因此, 當人們的血壓有一點風吹草動, 很容易引起人們的恐慌, 盲目的服用降壓藥。 其實, 血壓升高並不一定就是高血壓病。
假性高血壓在靜息狀態下動脈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 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謝紊亂以及心、腦、腎和視網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質性改變。 肱動脈血管壁增厚硬化, 需要較高的氣囊壓力才能阻斷血流, 所以間接測壓常獲得較高的血壓讀數, 甚至比直接測壓法血壓高出30毫米汞柱以上。 我們把這種血壓升高叫假性高血壓。
那麼,
(1)臨界高血壓:臨界高血壓也稱為邊緣性高血壓或高正常血壓。 世界衛生組織(WHO)把高血壓的標準確定為140/90毫米汞柱, 臨界高血壓的標準為:收縮壓130~139毫米汞柱, 舒張壓85~89毫米汞柱。 雖然臨界高血壓不屬於高血壓範圍, 但其中有20%可能會發展為高血壓。
(2)高原性高血壓:凡在海拔較低地區時血壓正常, 而到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後, 血壓持續升高超過140/90毫米汞柱, 並且還伴有高血壓症狀, 排除其他原因所導致的血壓升高, 才算是高原性高血壓。 它的發病原因主要是缺氧。
(3)波動性高血壓:波動性高血壓是指病人血壓常變動在正常血壓、臨界高血壓以及高血壓之間。 由於血壓具有波動性, 一次很難準確地測出個體的血壓水準。
(4)潛在性高血壓:有一些人, 當受到某種刺激或應激負荷後, 血壓增高並超過正常範圍, 稱之為潛在性高血壓病。 這是降壓機制功能不全或升壓機制功能亢進所造成的。 倘若調節得不到恢復並且還繼續擴大, 最後調節量的狀態發生了改變, 這個變化過程, 即為潛在性高血壓的發生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