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人“痛不欲生”的帶狀皰疹後神經痛

提起民間俗稱為“纏腰龍”的帶狀皰疹, 很多人都以為帶狀皰疹只是一種皮膚病, “治好就完事了”。 可沒想到, 帶狀皰疹皮膚的損傷痊癒後, 會給一部分患者留下神經痛。 那種火燒、刀割或針刺樣的痛感讓患者連穿衣服都成為一件難事。 專家提醒帶狀皰疹患者在皮損癒合後發生上述疼痛症狀, 服用且常規止痛藥治療一段時間沒有好轉, 需考慮是否為帶狀皰疹後神經痛, 建議及時就診。 在用藥時, 應選擇可以抗氧化修復受損組織, 預防帶狀皰疹的藥物。

受折磨:嚴重影響患者生活

許多帶狀皰疹患者在急性帶狀皰疹皮損癒合後3個月,

仍然承受著持續或發作性的劇烈疼痛, 即帶狀皰疹後神經痛。

專家指出,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是一種典型的神經病理性疼痛。 國外資料顯示, 25%~50%的50歲以上感染帶狀皰疹患者患有帶狀皰疹後神經痛。 最常見的感受是“刀割樣、火燒樣、針刺樣”疼痛, 那種劇烈的疼痛強度是常人難以想像的, 而且往往伴有睡眠障礙、焦慮、抑鬱等伴隨症狀, 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 給患者帶來無法忍受的痛苦。

該看什麼科:神經內科或疼痛科

被疼痛折磨得坐立不安的患者往往手足無措。 由於對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認識不足, 在發病之後, 他們根本不知道該到醫院看什麼科, 往往先採取休息或自行服藥等辦法來對付,

直到疼痛仍然無法緩解時, 才會選擇前往醫院就診。

普通患者確實難以在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發病初期根據症狀自行判斷。 也正因如此, 很多患者在默默忍受或自行用藥中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 嚴重的還會逐漸發展成更加頑固的慢性疼痛。

與會的專家們均強調,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本來應該到神經內科或疼痛科就診, 但因為認知上的盲區, 很多患者到醫院後卻往往先掛了皮膚科的號, 多次輾轉後才找到正確的就診路徑。

治療:不能光靠止痛藥

以往治療帶狀皰疹後神經痛, 大多依靠傳統的止痛藥物。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是由於病毒導致的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的。 傳統鎮痛藥物如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雙氯芬酸、曲馬多、嗎啡等,

由於作用機制上的局限性, 對帶狀皰疹神經痛治療效果並不理想。 ”目前醫學界對於治療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共識是, 使用能夠通過調節過度興奮的神經元, 減少興奮性神經遞質的過度釋放的藥物。 “這類藥可同時減輕疼痛、緩解焦慮情緒、改善睡眠, 目前已被眾多國際指南推薦為治療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一線藥物。 ”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