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過度疲勞可引起腿抽筋?中醫按摩8方法巧應對

提到腿抽筋, 你我肯定都不會陌生。 當腿抽筋來的時候, 往往猝不及防。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我們的腿抽筋, 又該如何緩解腿抽筋呢?一起來看看中醫的方法吧。

腿抽筋是什麼引起呢?

1、睡眠姿勢不好, 如長時間仰臥, 使被子壓在腳面, 或長時間俯臥, 使腳面抵在床鋪上, 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長時間處於絕對放鬆狀態, 引起肌肉“被動攣縮”。 小腿抽筋發作時該怎麼辦呢?根據不同的原因採取下列不同的對策, 可以很快解除痙攣而止痛。

2、老年婦女雌激素下降, 骨質疏鬆, 都會使血鈣水準過低, 肌肉應激性增加,

而常發生痙攣。

3、疲勞、睡眠、休息不足或休息過多導致局部酸性代謝產物堆積, 均可引起肌肉痙攣。 如走路或運動時間過長, 使下肢過度疲勞或休息睡眠不足, 都可使乳酸堆積;睡眠休息過多過長, 血液迴圈減慢, 使二氧化碳堆積等。

4、外界環境的寒冷刺激, 如冬季夜裡室溫較低, 睡眠時蓋的被子過薄或腿腳露到被外。

中醫按摩方法幫助腿抽筋

1、預備式

取坐位, 腰微挺直, 雙腳平放與肩同寬, 左手掌心與右手背重疊, 輕輕放在小腹部, 雙目平視微閉, 呼吸調勻, 全身放鬆, 靜坐1~2分鐘。

2、拿捏小腿後側

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 用對側手拇指與其餘四指用力對合, 從上到下反復拿捏患肢小腿後側肌肉0.5~1分鐘。

功效:柔筋緩急、消腫止痛。

3、按揉委中穴

委中穴:位於膝關節月國窩橫紋(即屈膝時月國窩中的橫紋)正中處。

將健側手中指指尖放在患肢的委中穴上, 拇指放在髕骨上方, 適當用力揉按0.5~1分鐘。

功效:活血消腫、通絡止痛。

4、按揉陽陵泉穴

陽陵泉穴:位於腓骨上端膨大部——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

將大拇指指腹放在同側患肢陽陵泉穴上, 其餘四指附於腿肚處, 適當用力按揉0.5~1分鐘。

功效:疏肝利膽、解痙止痛。

5、按揉足三裡穴

足三裡穴:位於外膝眼下3寸, 脛骨外側約1寸筋間處。

將健側手食指與中指重疊, 中指指尖放在患肢足三裡穴上, 適當用力掐按0.5~1分鐘。

功效:補脾健胃、調和氣血。

6、按揉條口穴

條口穴:位於外膝眼下8寸, 距小腿正面的長骨即脛骨前脊約1橫指處。

將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

用健側手中指指腹放在條口穴上, 適當用力按揉0.5~1分鐘。

功效:疏通經絡、緩痙止痛。

7、掐承山穴

承山穴:位於小腿後側正中, 分肉之間凹陷處, 委中穴與昆侖穴連線的中點。

用拇指指尖放在同側承山穴上, 適當用力掐壓0.5~1分鐘。

功效:通經活絡、柔筋緩痙。

8、合按昆侖穴、太溪穴

昆侖穴:位於外踝尖與跟腱間的凹陷處。

太溪穴:位於內踝尖與跟腱間的凹陷處, 與昆侖穴相對。

將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 用健側拇指指腹和中指指腹分別按在太溪穴和昆侖穴上, 兩指對合用力按壓0.5~1分鐘。

功效:調和氣血、消腫止痛。

芍藥甘草湯治療小腿抽筋

腿抽筋即筋脈痙攣, 脾主肌肉, 肝主筋脈, 因此, 要調和肝脾。 芍藥性酸, 入肝, 甘草性甘, 入脾。

現代藥理學研究也發現, 芍藥對中樞性疼痛, 對中樞及脊髓性反射弧興奮均有抑制作用;甘草有鎮靜和對神經末梢的抑制作用。 二者合用, 則對中樞性及末梢性肌肉痙攣、疼痛均有治療作用。

芍藥甘草湯配製非常方便, 而且在多數中藥店都能買到。 取白芍20克、甘草10克, 用開水沖泡或用文火煮, 當茶水飲用。 注意, 這兩味藥一定要用生白芍、生甘草, 不要炙過的, 否則藥性就變了。

當腿抽筋的時候, 試試看上面的方法吧。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