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是心臟病的多發季節, 除了必備一些心臟病的藥物之外, 還需要飲食上的調節, 保持心情舒暢, 適量的運動, 充足的睡眠等等。 下面跟小編一起瞭解保護心臟的二大招吧。
一、多事之秋, 心臟易病發
俗語說:一陣秋雨一陣寒。 季節變換、天氣轉涼, 醫院心血管病人開始增多。
研究表明, 急性心肌梗塞多發期有明顯的季節特點, 高峰期在秋冬兩季。 那麼, 為什麼入秋後, 心臟病人也進入了多事之“秋”呢?這是因為, 氣候是心血管功能的晴雨錶, 心血管疾病的發作與氣候變化密切相關。
首先, 氣溫下降使人體耗氧量增加,
其次, 天氣變冷能使血流緩慢, 從而影響冠狀動脈的血液供應, 同時使血液粘稠度增高, 易於形成血栓。 空氣寒冷還能誘發冠狀動脈的收縮甚至痙攣, 直接影響心臟本身的血液供應, 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塞。
此外, 溫差的變化, 可使人機體免疫細胞倦怠, 抵抗力下降, 易導致呼吸道感染, 影響肺部通氣功能, 使心肌相對缺氧, 也是誘發心臟疾病的常見因素。
二、如何保護好心臟
1、飲食有節
低脂飲食, 高血壓患者應低鹽。 高血脂是血液中的隱形殺手, 故應少吃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如內臟、蛋黃、魚卵、蟹黃或奶油等。
肉類宜選用魚類及去皮家禽。
五穀、蔬菜、水果類含維生素和纖維素較多, 在不提高血脂的情況下, 能供給人所需要的全部熱量, 故而不妨多吃點糙米雜糧、豆類、胡蘿蔔以及綠葉蔬菜和蘋果、梨、香蕉等水果。 當然, 低脂不是無脂。 一點肉不吃也是不科學的。 從營養角度來說, 脂肪層也是心臟的必要保護層。
2、情緒有度
入秋後, 老人發生血管疾病特別多, 這固然和天氣有關, 情緒因素同樣不容忽視。 古人早就注意到人的情緒和健康的關係, 認為養生中養神為首, “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中任何一種都不能失調。
心臟不太健康者,
3、運動有道
人體在運動時, 全身各個器官都得到了鍛煉, 其中受益最大的是心臟。 運動可以促進血液迴圈, 加速新陳代謝, 增加肌肉與血管彈性, 並能使血液中的膽固醇下降。 應因人而異來選擇運動, 如老年人可選擇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身強力壯的年輕人, 選擇就更多了。 對於住高樓的人, 爬樓梯也是一種鍛煉身體的好辦法。
提供“秋季易發心臟病 教你二招護心臟”閱讀, 如果你很喜歡這些分享的“秋季易發心臟病 教你二招護心臟”內容, 希望你通過“秋季易發心臟病 教你二招護心臟”,找到通往健康之路的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