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佛教中的坐時威儀需要注意什麼

坐時威儀在一般人眼裡可能不知道它是什麼, 可是對於佛教的人來說就不是那麼的陌生了, 修定可以調整精神, 也可以治療一些結冰, 所以它是調整身體的一種很好的辦法, 但是必須要做到心靜如水, 姿勢也很重要, 不要三心二意, 一定要靜下心來去做。

佛教中的坐時威儀不是隨便坐就可以, 這需要特別的注意, 人們的對待。 為了幫助更多的朋友對佛教中的坐時威儀有所瞭解, 下面, 我們就來詳細的講解下佛教中的坐時威儀的注意事項。

1、金剛跏趺, 如佛之威儀而坐。 令兩膝與尾閭三點支持全身之重量。

從兩膝引一直線, 與兩腿構成一正三角形。 全身之重心, 即在此三角形之中心。 不能金剛跏趺者, 半跏趺亦可;不能半跏趺者, 架馬亦可。 但不可舒腳坐。 欲使禪定成就, 終須學習金剛跏趺。 如是坐者, 姿勢安穩, 全身之氣, 自然聚斂, 于定極為有益。

2、身不可太向前, 亦不可太向後。 從髮際以上四指頂門之處, 垂一直線, 令此線通過喉心、丹田, 與地面成垂直線即可。 脊柱不可令曲, 亦不可用力。 挺直坐下之時, 先將腰身伸直, 然後放鬆, 使脊柱節節相拄, 自然身形端正, 久坐不疲。

3、兩肩齊平, 不可左右低昂。 兩臂置於身之兩旁, 令與肩平。 兩手心向上, 右手壓左手, 兩手拇指端相拄, 手掌邊沿靠腹部, 手背置兩足上。

4、頭微向前傾, 作垂目觀鼻之意。

不可太傾太仰或偏左右。

5、眼不太張太合, 作注視鼻端之意。 (不可真用力觀鼻端, 久則目睛痛)。 目光注意鼻端, 鼻端與心垂直。 兩手心及兩足心皆趣向聚合於肉團心, 如是則全身精神凝聚。

6、唇齒順其自然, 但不可張口呼吸。

7、舌應令著上齶。 但人舌有長短, 亦不必勉強。

8、息出入不可令作聲, 不可粗猛, 不可急, 不可滑。 應令輕細, 至自己亦不感覺氣出入。 但不可注意令細, 若注意令細, 則氣息反粗。

9、坐時腿部應蓋覆令暖, 暑天至少亦應蓋覆一層單布, 身體上部應稍涼, 不可過暖, 暖則易生昏沉。

10、頭之後部及頸部, 不可受風。 天寒應以披單覆之, 但頭之前部不可蓋覆。

溫馨提示:很多時候都是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 倒是自己適合不適合的坐時威儀的姿勢,

如果選擇姿勢不佳可能給身體會帶來負擔, 所以, 一定要注意的自己選擇, 要對自己的身體負責任。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