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運動時出現腹絞痛:
上腹絞痛多見於游泳時水溫過低、準備活動不充分、運動量過大等的胃痙攣。
此時可做上腹部熱敷20—30分鐘,
用手按壓內關與足三裡穴各3—5分鐘,
要預防胃痙攣的發生,
運動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忌過飽,
忌食豆類及地瓜、土豆等食品,
少食冷飲。
運動時臍部周圍或下腹部鈍痛、脹痛,
多數是腸痙攣。
此時只要停止運動疼痛即可減輕。
用手按揉雙側合股穴,
每穴5分鐘,
或用熱水敷臍區10-20分鐘,
亦可止痛。
為防止腸痙攣的發生,
在運動前應做好充分準備活動,
忌進食生冷食品。
2.運動時出現肝區痛:
在運動時出現肝區脹痛,
3.運動時脾脹痛:
在運動時出現脾脹痛, 多因運動量過大, 靜脈血回流緩慢、脾臟充血腫脹所致。 出現脾脹痛應停止運動, 在背部脊柱左側胸11-12椎體棘突旁的脾俞、胃俞穴位按揉3-5分鐘, 片刻即愈。 在運動前做好充分準備活動是預防的關鍵。
4.運動中出現頭痛:
少數心臟病患者在發病時不感到胸部有異常, 但在運動時會頭痛。 多數人只以為自己沒有休息好或得了感冒。 因此, 提醒那些參加運動的朋友, 如果在運動中感到頭痛, 應儘早去醫院做檢查。
5.運動中出現腹脹痛:
在運動過程中,
6.運動時發生昏厥:
參加運動時如果精神過度緊張,
或久蹲後突然起立,
就很有可能會發生一過性低血壓現象,
出現頭暈、耳鳴、眼前發黑等一系列症狀,
嚴重者會當場發生昏厥。
此時應立即停止運動,
適當休息後大多可自行緩解。
7.運動後出現血尿:
多見於長時間劇烈運動者。
有資料顯示,
在跑完全程的馬拉松運動員中約有15%的人會出現血尿。
這是由於在劇烈運動時,
全身肌肉、關節等處的血液需要量猛增,
8.運動後出現哮喘:
大多發生在寒冷的冬季, 可能與冷空氣刺激呼吸道有關。 預防的措施是注意保暖, 冬季在進行室外活動前要做好必要的準備工作。
9.運動時心率不增:
人在運動時心跳會加快, 運動量越大, 心跳越快, 如果運動時心率增加不明顯, 則可能是心臟病的早期信號, 預示著今後有心絞痛、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危險。
10.運動中出現心絞痛:
運動時會使心肌負荷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