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 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 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 所謂生, 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 即保養、調養、補養之意。 總之, 養生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
如果抑制食欲的方法不當, 會引起可怕的厭食症。 而按壓穴位的方法, 既可以輕鬆抑制食欲, 又沒有絲毫危險。 用手指按壓手掌上的“胃、脾、大腸區”, 或用5-10個髮卡按住, 直到手掌發紅為止。 左、右手各進行2-3分鐘。 力道要稍大些, 如果太輕柔, 反而會促進食欲。
根據中醫理論, 人的耳廓上有不少穴位是與大腦控制食欲的中心直接相連的,
控制饑餓
食指壓右耳的饑餓點一分鐘, 換左耳做同樣動作。
瘦身原理:當腸胃向控制食欲的下丘腦發出“我餓了”的信號時, 人就會有進食的欲望, 而按壓相應穴道能起到阻止信號傳遞的作用。
醫師點穴竅門
“胃、脾、大腸區”位於手掌上的食指正下方, 是沿生命線的部分。
【促進脂肪、水分的新陳代謝】
“逆腹式呼吸法”可以提高內臟各器官的功能, 幫助燃燒多餘的脂肪和水分。 右手在下、左手在上, 雙手重合扣于“丹田”的位置。 慢慢用鼻子吸氣, 同時縮緊腹部, 達到極限後, 完全吐出空氣(用鼻子或嘴都可以), 然後再放鬆腹部。 可以遵循此法在飯前5-10分鐘重複多次。
1、逆腹式呼吸法,
2、兩腿自然開立, 兩臂伸直向上舉起後擺, 挺胸塌腰, 深吸一口氣, 使肩、背、腰部肌肉拉長, 靜止狀態堅持3-5秒, 然後上體慢慢直立再呼氣。 身體感到疲勞時, 離開座椅, 伸展幾次, 頓覺身體輕鬆、舒展。
醫師點穴竅門
丹田穴在肚臍之下3-5cm處, 在進行“逆腹式呼吸法”時, 要始終將意念停在這個穴位上。
【緊湊臉部線條】
為了不讓自己的臉部曲線變臃腫或含糊不清, 可以來試試這個按摩方法。 也許你有用手拄著面頰的習慣, 再加上“上廉泉”的穴位按摩,
【對於容易腫脹的體質】
腫脹性體質的人, 往往水分代謝不暢, 應該加強對泌尿系統穴位的按摩, 一邊活動足部, 一邊揉捏穴位, 會達到理想的效果。 坐在地板上, 伸直雙腿, 將一隻腿抬起, 使膝蓋彎曲並伸直小腿, 用兩隻手的中指按壓腳上的“湧泉”, 兩腿交換, 各做30次。
消除腿部浮腫點穴法
長時間站、坐或步行, 都會引起腿部疲勞甚至腫脹, 刺激飛揚穴能夠緩解症狀。 而且當你腰痛、上火、流鼻水、鼻塞時, 刺激這個穴法, 也能感到舒服一些。
飛楊穴
位置:順著跟腱外側的骨頭向上摸, 摸到小腿肚肌肉的邊緣時,
要點:稍稍將膝蓋向內傾斜, 會比較容易找到這個穴位。 按壓的時候不用使太大的力氣, 力度覺得舒服就可以了, 也可以用筆桿來刺激穴位。
醫師點穴竅門
找湧泉穴時, 可將腳趾彎曲, 在腳掌中間偏上一點, 有一個凹進去的地方, 便是“湧泉”。 刺激此穴位, 可以提高腎臟和膀胱的機能。
養生之道, 基本概括了幾千年來醫藥、飲食、宗教、民俗、武術等文化方面的養生理論。 最主要的內容也不外乎是:順氣自然, 形神兼養, 審因師養, 辟穀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