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運動養生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了, 但是千萬不要把運動和養生分開來談, 下面我們請到了中醫專家, 聽聽他的運動養生。
1.強調動靜結合
不能因為強調動而忘了靜, 要動靜兼修, 動靜適宜。 運動時, 一切順乎自然, 進行自然調息、調心, 神態從容, 摒棄雜念, 神形兼顧, 內外俱練, 動於外而靜於內, 動主練而靜主養神。 這樣, 在鍛煉過程中內練精神、外練形體, 使內外合諧, 體現出“由動入靜”、“靜中有動”、“以靜制動”、“動靜結合”的整體思想。
2.提倡持之以恆
人貴有志, 學貴有恆, 做任何事情, 要想取得成效,
3.運動適度, 不宜過量
若運動後食欲減退, 頭昏頭痛, 自覺勞累汗多, 精神倦怠, 說明運動量過大, 超過了機體耐受的限度, 會使身體因過勞而受損。
4.舒適自然, 循序漸進
為健康而進行的鍛煉, 應當是輕鬆愉快的, 容易做到的, 充滿樂趣和豐富多彩的, 人們才願意堅持實行。 即“運動應當在順乎自然和圓形平面的方式下進行。 ”這是美國運動生理學家莫爾豪斯的結論。 在健身方面, 疲勞和痛苦都是不必要的, 要輕輕鬆松地漸次增加活動量,
5.運動時間, 因時制宜
一般來說, 早晨運動較好, 因為早晨的空氣較新鮮, 而室內的氧氣經過一夜的睡眠後, 大部分被人吸收了, 二氧化碳的濃度相對增多, 到室外空氣清新的地方進行運動鍛煉, 即可把積聚在身體內的二氧化碳排出來, 吸進更多的氧氣, 使身體的新陳代謝增強, 為一天的工作打好基礎。 此外, 午睡前後或晚上睡覺前也可進行運動, 以消除一天的緊張, 輕鬆地進入夢鄉, 但運動不要太激烈, 以免引起神經系統的興奮,
6.運動項目, 因人制宜
對於老年人來說, 由於肌肉力量減退, 神經系統反應較慢, 協調能力差, 宜選擇動作緩慢柔和、肌肉協調放鬆、全身能得到活動的運動, 像步行、太極拳、慢跑等。 而對於年輕力壯、身體又好的人, 可選擇運動量大的鍛煉項目, 如長跑、打籃球、踢足球等。 此外, 每個人工作性質不同, 所選擇的運動專案亦應有差別,
專家表示說我們很多人都非常注重養生, 但是養生也是多方面的, 不僅是運動還有飲食、生活等等的養生方面, 因此養生是一個涉及面非常廣的方法, 在注重運動的同時也要注重其他方面的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