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養生的重要性, 近年是養生專家強調。 養生專家指出, 老人的養生要多樣化發展, 並不僅僅在於避免猝死及延長壽命, 老人更要關注情志養生。 要時刻保持心情舒暢, 要做到如此, 專家教您情志養生三字訣:“慢”“淡”“善”。
善
對於老年人來說, 善如果把握得好, 可以促進新陳代謝, 使人身心健康, 祛病強身。 這就要求:①善“忘”。 健忘不完全是壞事, 該忘記的要很快忘記, 免得耿耿於懷, 這有益於身心健康。 ②善“處”。 老人與子孫同住、同食、同生活, 要善於處理老、中、幼之間的關係, 有時候對有些家事要學會裝聾作啞, 以“和”為貴,
慢
對於老年人, “慢”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①改變體位慢。 隨著年齡的增長, 人的心臟功能會有不同程度的減退, 腦動脈彈性降低, 不少老年人常常頭昏眼花。 因此, 老人由臥位變成坐位、蹲位, 或是坐位變為立位時, 不宜動作過快。 ②練拳勢緩慢。 老年人在練拳時, 要根據各人不同的體質和健康狀況, 選擇恰當的姿勢, 做到量力而行。 ③進餐慢。 食物的消化靠牙齒的咀嚼和消化液的幫助。 人到老年, 唾液、胃液、胰液和膽汁等消化液的分泌減少, 加上牙齒不好, 容易發生消化不良。 因此, 老年人進餐要細嚼慢嚥。 ④排便慢。 老年人由於部分牙齒脫落,
淡
對於老年人, 一個“淡”字說起來容易, 但做起來就難了。 有許多老年人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身體狀況及心理活動的變化, 往往會出現自卑、焦慮、抑鬱、留戀過去等心理問題。 一些老年人由於離開了工作多年的崗位, 權威性和影響力降低或消失, 開始自卑起來。 還有一些老年人出現了體力減退, 視、聽功能下降, 行動遲緩等問題, 這本是正常現象, 但有些老年人為此深感不安, 認為自己“不中用了”。 所以, 要避免老年期的心理不平衡, 正確對待遇到的實際問題, 在“淡”字上做文章,
做兒女的不光要在物質上滿足照顧好老人, 更要給他們精神上的關心與體貼。 讓老人知道他們不是您的負擔, 而是你最強大的後盾。 不要讓他們做空巢老人。 這也是老人情志養生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