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養生, 講究的是人們遵循春、夏、秋、冬四季的自然規律, 尋求陰陽平衡, 實現強身健體, 養生延年!中醫說, 養心季節在於夏。 那麼在夏季, 人們要順應節氣的腳步, 在飲食方面重點養“心”, 以求安度酷暑。 我們這裡給大家準備了四季養生:夏季飲食養生三部曲。
第一部:飲食宜清淡
進入夏天後, 暑熱逼人, 容易令人煩躁傷心, 食欲也會有所下降。 所以飲食宜清淡, 應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 儘量少吃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 不妨多吃蓮子、豆製品、雞肉、瘦肉、芝麻、玉米, 多喝牛奶等, 既能補充營養,
荷葉鳳脯:取鮮荷葉2張, 火腿30克, 剔骨雞肉250克, 水發蘑菇50克, 玉米粉12克, 食鹽、白糖、雞 油、紹酒、蔥、薑、胡椒粉、味精、香油各適量。 將雞肉、蘑菇、姜切成薄片。 荷葉洗淨, 用開水稍燙一下, 去掉蒂梗, 切成10塊三角形備用。 蘑菇用開水焯透撈 出, 沖涼後與雞肉一起放入盤內, 加上述調料攪拌均勻, 然後分放在10片三角形的荷葉上, 再各加一片火腿, 包成長方形包, 上籠蒸約2小時即可。 此菜有助養心健脾補虛。
蓮子豬肚:取豬肚1個, 蓮子50克, 香油、精鹽、生薑、蔥、蒜各適量。 先將蓮子用水泡發, 放入豬肚內, 用線縫合後放入鍋內, 加清水燉熟後撈出晾涼。 將豬肚切成均勻細絲, 同蓮子放入盤中, 再用香油、精鹽、蔥、蒜調料與豬肚絲拌勻即成。
第二部:適當“增酸減苦”
立夏之後, 自然界的變化是陽氣漸長、陰氣漸弱, 相對人體臟腑來說, 是肝氣漸弱, 心氣漸強, 此時的飲食原則是增酸減苦, 補腎助肝, 調養胃氣。 天氣轉熱後, 人體出汗多易丟失津液, 需適當吃酸味食物, 如番茄、檸檬、草莓、烏梅、葡萄、山楂、鳳梨、芒果、獼猴桃之 類, 它們的酸味能斂汗止瀉祛濕, 可預防流汗過多而耗氣傷陰, 且能生津解渴, 健胃消食。
水果沙拉:將蘋果、梨、香蕉都去皮去籽, 切成一寸長三分寬的薄片, 桔子分瓣, 草莓對切兩半, 放入盛器內拌 勻。 生菜葉洗淨, 消毒待用。 在小盤裡用生菜葉墊底, 上面放拌好的水果片。 再將鮮奶油、檸檬汁倒入沙拉油沙司內拌勻,
番茄西米粥:將番茄去蒂, 用冷水洗淨, 再用開水略燙一下, 撈出放冷水中, 撕去外皮, 從中剖兩半, 再用刀切 成丁塊;西米淘洗乾淨, 用冷水浸泡發好, 撈出瀝幹水分;鍋中加入約1000毫升冷水, 加入西米, 用旺火燒沸後放入番茄塊, 改用小火略煮;調入白糖、糖桂 花, 即可盛起食用。
第三部:多進稀食利濕
天氣轉熱, 出汗多, 體內丟失的水分也隨之增多, 所以多進稀食, 如早、晚食粥, 午餐時喝湯, 是夏季飲食養生的重要方法。
百合蓮子綠豆粥:取百合、蓮子各50克, 綠豆200克, 粳米、冰糖各100克, 陳皮30克。
冬瓜生魚湯:取生魚一條, 冬瓜500克, 紅豆60克, 蔥頭5粒。 將生魚剖開, 去鱗和腸髒, 洗淨, 冬瓜連皮切成塊狀, 蔥頭拍碎, 紅豆洗淨, 同放入鍋內, 用水4碗, 煮至生魚爛熟, 加油鹽調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