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研究由北卡羅來納州的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的運動生理學專家克裡斯·斯倫茨博士及其同事共同完成。
研究者認為, 身體狀況的改善取決於參加者運動量的大小, 而不在於運動的劇烈程度。 斯倫茨還指出。
研究還表明, 那些超重或者輕度肥胖的慣於久坐的人來說, 持續不運動的壞處比過去知道的還要嚴重。 對大多數人來說, 適度的運動是有益的。 斯倫茨說, 最好的運動就是每天能抽出兩個15分鐘步行。
最好的運動是步行
呼吸、吸吮、肢體活動是與生俱來的本能活動, 在此基礎上, 人類逐漸學會了步行、體操、舞蹈……步行具有強大的自身免疫功能,
步行是人類基本的活動方式之一, 似乎整個人體結構就是為步行設計的, 步行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 許多臨床實踐證明, 在中老年人中流行的“三五七步行法”, 即每天走1或2次, 每次走30分鐘以上的路程;每週步行5次, 運動量即運動後的心率控制在每分鐘170次-年齡數, 能使糖尿病的發病率下降50%。
步行方法有很多。 不管是那種形式的步行, 猶如文化藝術一樣, 沒有一成不變的固定模式。 即便是同一個人, 身體狀況和興趣愛好也常有變化, 因此, “凡事隨緣皆有味”。 這個“緣”在步行中說來就是有恆——持之以恆;有序——循序漸進;有度——適度運動。
步行健身在國外早已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