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貧血和低血壓區別

其實“貧血”和“低血壓”是兩個互不相干的概念, “貧血”可以理解為血液變“稀薄”了, 是指單位容積的血液中紅細胞數目及血紅蛋白含量低於正常。 而“血壓”是指動脈(血)的壓力, 其中收縮壓主要取決於心肌收縮力的大小和心臟搏出量的多少;舒張壓主要取決於外周血管的阻力。 心臟搏出量減少或外周血管阻力降低, 可致血壓下降(低血壓), 反之則升高。 貧血的原因, 通常是由於造血的原料不足、造血功能障礙或紅細胞丟失、破壞過多等原因引起。 紅細胞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不斷地由肺將氧氣送到全身各組織,

並將組織中的二氧化碳運送到肺而排出體外。 紅細胞這種功能主要是依靠其內含的血紅蛋白來完成。 貧血時, 紅細胞這種運載功能就降低。 可以說它與血壓高低是沒有什麼直接關係的。

一般認為成年人動脈血壓低于90/60毫米汞柱則為低血壓, 它有急慢性之分:(1)急性低血壓是血壓由正常水準或較高的水準突然明顯下降, 主要表現為暈厥與休克兩大類臨床綜合征;(2)慢性低血壓又分為體質性低血壓和體位性低血壓兩種, 前者常見於體質弱者, 女性較多, 並有家族遺傳傾向, 多半沒有自覺症狀, 其低血壓只在體檢中偶然發現, 沒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一些患者有頭暈頭痛甚至暈厥、心悸等類似神經官能症表現,

常因某些慢性疾病或營養不良所致;後者是從平臥位突然轉變為直立位, 或長時間站立時發生低血壓, 嚴重者可引起暈厥, 其典型症狀是直立時血壓下降, 有衰弱感, 但無汗, 發病機理可能是植物神經系統功能失調, 引起直立時小動脈收縮功能障礙所致。 綜上所述, 貧血和低血壓在臨床上是無任何因果關係的兩大類不同的疾病。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