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老人>正文

空巢老人易發哪些心理疾病

現在社會上都在關注空巢老人, 其實空巢老人由於孤獨很易產生精神上不良現象, 比如抑鬱, 焦慮症狀的產生, 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原因, 就是情感上的問題, 其中就包括了孤寂感。 但是很多人對空巢老人的心理並不瞭解, 因此有人問空巢老人易發哪些心理疾病呢?如何做好老年心理保健呢?接下來為大家一一介紹, 供大家參考。

空巢老人易發哪些心理疾病?

1、空巢綜合征

老年人空巢綜合征多發生于子女成年離開家庭之後獨自生活的老人, 該症狀在精神疾病分類中屬於“適應障礙”的一種, 主要表現為精神空虛,

無事可做。 缺乏親人的關愛是導致老年人空巢綜合征的根本原因。 “空巢老人”往往身體狀況差、患病率高、行為不便, 而由於缺乏子女關愛, 更容易使得這些老人大多生活無趣, 行為退縮, 對自己的存在價值表示懷疑, 常陷入無欲無望、無趣無助的狀態, 情況嚴重的還容易引發老年癡呆症。

2、抑鬱

空巢老人的心理問題。 抑鬱性情感障礙在老年人中表現尤為突出, 嚴重影響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質。 老年人年齡越大, 對被照顧的要求就越高, 而“空巢老人”的子女不在身邊, 最基本的需求得不到滿足, 就更容易形成抑鬱。 現代社會人們的家庭觀念轉變比較大, 尤其是多數年輕夫婦不能或不願與父母生活在一起,

老人晚年享受天倫之樂的希望落空, 結果就抑鬱等不良情緒接踵而來。

3、焦慮

焦慮是一種害怕出現不良後果的複雜情緒狀態。 調查發現, 社區老人, 尤其是“空巢老人”的焦慮患病率非常高, 27.5%的空巢老人存在焦慮症狀, 並且“空巢老人”的焦慮發生率高於抑鬱發生率。 老年人的焦慮往往又會發展為抑鬱或二者混合狀態, 進一步損害老人的身心健康。

4、孤獨

有研究發現, “空巢老人”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情感問題, 而情感則主要是孤獨感, 近87%的老人覺得寂寞, 這極大地影響了“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

通常空巢老年人出現這樣的心理問題, 往往就是缺乏子女的關懷及問候導致的, 有時候還會讓老年人產生思維上的障礙, 所以希望上文介紹的空巢老人的心理問題,

對大家有個共識對於空巢老人我們要重新給自已做出規劃, 這樣才減少空巢老人寒心現狀的產生。

如何做好老年心理保健?

專家認為老人首先要學習自我心理調節, 注意自己的心理養護, 只有從自身做起, 才能達到最好的心理保健效果。 老年心理保健的具體方法如下:

會做三件事:會關門、會計算、會放棄

人一輩子有幾天?我的回答是“3天”, 即昨天、今天和明天。 “3天”中“今天最重要”。 把每一個今天過好, 首先是會關門, 把通往昨天的後門和通往明天的前門都關緊了, 人一下子就輕鬆了。 其次是會計算, 一是要學會計算幸福;二是要學會計算自己做對的事情。 最後是會放棄, 請牢記先舍後得,

舍了才會得。

學說三句話:算了、不要緊、會過去的

算了, 錢包被偷了, 算了。 對於既成事實, 最好的辦法就是接受這個事實。 不要緊, 不管發生什麼事情, 一定要學會說不要緊, 要心胸豁達, 樂觀處事。 會過去的, 有一首流行歌曲叫做《陽光總在風雨後》, 別煩惱, 一切都會過去的。

學會三方法:三樂法、三不要法、年齡減十法

三樂法, 就是助人為樂, 知足常樂, 自得其樂。 三不要法, 一是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二是不要拿自己的錯誤來懲罰別人;三是不要拿自己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年齡減十法, 假如您今年78歲了, 當別人問您多大年紀時, 您應該這樣回答, 我今年68歲, 不要小看了這種方法, 它有顯著的使自己心態變得年輕和煥發青春活力的功效。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