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只是孩子需要的,就必須花錢買?別敗家了

孩子慢慢長大了, 就開始要零花錢了, 所以爸爸媽媽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制訂“家規”, 要有一個好的規矩讓孩子形成有節制的消費意識和消費習慣, 規矩要是已經形成了, 最好就不要再改變了。 例如, 一些爸爸媽媽在去商場之前, 就要和孩子說好, 只能買一樣玩具, 要是孩子這也要、那也要, 爸爸媽媽就要告訴他們, 之前已經約定好了, 所以不能例外。 這樣的規則雖然簡單, 可是一定要的, 它讓孩子從小就瞭解到買東西時不是想要什麼就可以有的。

推薦大家來嘗試一下“家庭會議”制度——除去購買週期很短的食物、日用品等每天都需要的東之外,

家裡想要買別的東西, 每個家庭成員想買的物品(衣服、鞋帽、電子產品、文娛用具等), 尤其是一些價格較貴的, 要在“家庭會議”上列出清單, 然後大家一起來討論是否要購買, 同時挑選一個固定的時間(比如每月最後一個週末)大家可以一起去買。

“家庭會議”能夠讓孩子對花錢有一個比較理性和慎重的態度, 要是爸爸媽媽之前沒有任何計畫, 就帶著孩子去商場買一些價格比較高的商品, 孩子會慢慢覺得花錢就是這樣隨意, 隨隨便便就可以購買了。 “家庭會議”還有一個優點是, 爸爸媽媽看到孩子要買的東西超過了預算或者覺得不應該買的話, 就會有很多的時間去和孩子溝通,

可以知道孩子在想什麼, 延遲滿足或者勸說其放棄購買。

在家庭生活中, 讓孩子知道省錢的方式是很多的。 舉例來說, 爸爸媽媽最好是向孩子公開家庭的財務狀況。 要是家庭條件不是太理想, 爸爸媽媽要注意不能一直說家裡有多困難, 防止孩子產生不必要的心理壓力。

公開家庭財務有幾個好處, 一是孩子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 自然而然就有了像大人一樣的責任感;二是孩子會開動腦筋, 幫爸爸媽媽想一些方法, 實現家庭理財優化;三是要是孩子知道家庭的財務狀況, 會明白爸爸媽媽有多辛苦了, 會克制自己的一些物質欲望。

讓孩子當幾天的“財務主管”, 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進行角色對調,

讓孩子做家長, 讓孩子來掌握經濟大權, 買米買面, 買肉買菜, 交水費、電費、燃氣費、電話費, 最好都讓孩子來進行。 如此一來, 孩子就會逐漸知道家庭的花費都是在哪裡。 當家後的理財經驗能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這樣孩子就不會太任性了。 當他們產生一些消費需求時, 自然能用客觀、審慎的態度分析對待。

作者: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