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中醫聞診之嗅氣味—大便

大便的形成, 是由飲食入胃, 經胃的腐熟, 脾的運化與肝的疏泄, 然後下降於小腸, 在小腸泌別清濁的作用下, 其中的濁者成為渣滓進入大腸, 經大腸的燥化和傳導作用, 通過肛門排出體外而為糞便。 如《醫學正傳·醫學或問》說:“水穀入胃, 其濁者為渣滓, 下出幽門, 達大小腸而為糞, 以出於穀道……”正常糞便中因含有蛋白質分解產物一—靛基質及糞臭素等而有臭味, 一般肉食者味重, 素食者味輕。 若臨床糞便出現有過度及特殊的臭味, 則為病態。

①大便惡臭

【聞診】大便惡臭, 常伴有腹痛、脈數等。

【臨床意義】此為大腸濕熱下注所致或為阿米巴痢疾。

常由外感濕熱或暑濕內蘊日久, 濕熱下迫大腸而致。

【治法】大腸濕熱下注者, 治宜清瀉大腸濕熱, 方用葛根黃芩黃連湯;阿米巴痢疾者, 應根據臨床具體病證, 選用相應的治法方藥。

②大便腥臭

【聞診】大便泄瀉, 其氣腥臭。

【臨床意義】此有虛實之分, 虛證多為脾胃虛寒而致, 常為久病損傷脾胃之陽或素體脾胃陽虛所致;實證常為寒濕困脾所致, 多由外感寒濕, 侵襲腸胃, 或過食生冷, 寒濕內生, 脾陽受困所為。

【治法】脾胃虛寒者, 治宜溫陽健脾, 方用附子理中湯;寒濕困脾者, 治宜利濕怯寒, 方用蕾香正氣散加減。

③大便穢臭

【聞診】大便酸腐穢臭, 或如敗卵。

【臨床意義】多為食積日久化熱, 脾胃受損的食滯證, 常為食物不潔或飲食不節所致。

【治法】宜消食導滯, 方用保和丸加減。

④大便餿

【聞診】大便不爽, 其味酸餿。

【臨床意義】此為食積的早期, 尚未化熱, 多為飲食不節或食物不潔所致。

【治法】宜消食導滯, 方用保和丸加減。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