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認為, 打呼嚕是睡得香, 是好事, 不認為是病。 其實, 如果鼾聲大作並出現憋氣就可能會致病。 近日, 《美國流行病學雜誌》刊登哈佛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 打鼾者10年內罹患糖尿病的幾率比普通人群更高, 打鼾且肥胖者危險則更大。
為了探索打鼾與2型糖尿病危險之間的關聯性,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威爾·K·阿爾德萊米博士及其同事分析了美國護士健康調查(NHS)的相關資料, 涉及69853名40—65歲的美國護士。 1986年研究開始時, 參試者中無一人罹患糖尿病、心臟病或癌症。 研究人員通過問卷調查瞭解了參試者的打鼾情況。
研究人員表示, 70%—80%的打鼾因肥胖所致。 而肥胖本身就會增加糖尿病風險。 也就是說, 肥胖是導致打鼾和糖尿病的共同病因。 所以肥胖引起的打鼾與2型糖尿病危險關聯最大。 打鼾者通常腹部脂肪堆積較多, 睡眠過程中, 其肺部擴張受到影響, 呼吸不暢。 另外, 打鼾者喉嚨和鼻子內的肉也較肥厚, 比較容易堵塞住呼吸道, 更易打鼾。
打鼾會導致患者體內明顯缺氧, 從而影響胰島氧的供給及胰島素的合成,
阿爾德萊米博士表示, 經常打鼾的人應該上醫院查明病因。 如果打鼾不是疾病所致, 則應該考慮檢查體重指數(BMI), 查看身體是否肥胖以及是否需要接受胰島素抵抗檢查。 另外, 如果血檢結果顯示甘油三酯水準偏高, 也應該當心糖尿病危險。
專家建議, 打鼾者應積極預防糖尿病。 具體措施包括:1.積極減輕體重。 2.睡前運動半小時, 散步最佳。 3.睡覺時戴微型呼吸機, 可防止打鼾缺氧。 4.減少高糖高脂高熱食物攝入量。 5.不酗酒, 不吸煙。 6.有家族病史的肥胖人群, 可以適當借助藥物減肥, 但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