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藥膳食療>經絡按摩>正文

促進大腸排泄-按摩原理

《黃帝內經》有雲"大腸者, 傳道之官, 變化出焉。 ""傳道"即轉送運輸。 "變化"即指

大腸將食物渣滓變為糞便, 輸送出體外, 也就是傳導體內垃圾。 因此, 大腸運轉失常所表現

出的症狀通常與排便有關。 大腸虛寒, 無力吸收水分, 水穀雜下, 就導致腸鳴、腹痛、腹瀉

等症狀;大腸火氣過盛, 體內水分乾涸, 人就會出現便秘等症。 大腸還能夠吸收水液, 參與

調節體內水液代謝和內分泌, 故中醫又有"大腸主津"一說。 此處的“津”是指汗、涎、淚、尿、體液等。 由此可見, 調理好大腸, 不但可促進體內垃圾及時排出, 還可保持正常的體液代謝,

保證皮膚的光澤滑潤。

按摩原理 大腸承受小腸下移的飲食殘渣將其轉化為糞便排泄, 表現為積聚與輸送並存, 以降為

順、以通為用。 大腸功能紊亂, 會導致糟粕內結, 故有"腸道易實"之說。 按摩調養大腸, 應

以疏導糟粕為主。 大腸經是調節大腸功能的經脈, 刺激該經上的相關穴位可增強大腸的排泄

和吸收水液功能。 肺經與大腸經相表裡, 按摩肺經的相關穴位也可對大腸功能起到調節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