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外用為美容要藥。 《本草綱目》謂白芷“長肌膚, 潤澤顏色, 可作面脂”, 古代美容方中多用之。 挑選大而色純白無黴跡的白芷飲片30~40克, 用小刀剔除其黃棕色粗皮, 碾為極細末, 摻入普通護膚品一小瓶中, 充分攪拌和勻。 氣溫在20℃以上時宜放入冰箱冷藏。 用法:每晚取此膏適量代替常用護膚品搽面, 至少保留1小時, 臨睡前用軟紙揩去(勿用水洗), 次晨才洗臉。 連用半月後可改為2~3天搽1次。 堅持3~6個月, 可使面部皮膚柔嫩細滑, 且有一定增白作用。
藥物組成:桃花250g、白芷30g、白酒1000ml。
功能主治:活血通絡、潤燥宣散。 適用於濕濁內阻,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或晚上飲酒一二盅, 同時倒少許酒於掌中, 兩手對擦, 待手熱後, 來回擦面部患處, 一般使用三十至六十日。
製備方法:農曆3月3日或清明前後, 採集東南方向枝條上花苞初放及開放不久的桃花250g,
注意事項:妊娠期及需要哺乳的婦女, 不宜使用。
功效:祛風散寒, 通竅止痛, 活血排膿, 生肌止痛, 燥濕止帶。 用於頭痛、牙痛、鼻淵、腸風痔漏、赤白帶下、癰疽瘡瘍、皮膚瘙癢。 現代藥理研究證明白芷還具有消炎、解熱鎮痛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