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 健脾化濕很重要, 健脾講究減酸增甘, 以健脾氣。 中醫認為, 脾是五穀化生之處, 脾好才能消化好, 才能胃口好, 才能身體倍棒。 所以不妨吃一些健脾化濕的食物, 比如紅豆這樣的豆類, 更是春夏換季的首選食物哦!

一、紅豆健脾化濕, 可內服也可外敷
紅豆, 又稱海紅豆, 中醫學認為, 紅豆氣味甘、酸、平、無毒, 歸肺、心、脾經, 有疏風清熱、燥濕止癢、潤膚養顏的功效。 其內服有化濕補脾的功效, 對脾胃虛弱的人比較適合, 在食療中常被用於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各種原因引起的水腫及消暑、解熱毒、健胃等多種用途。 外敷則可將其研磨成末, 塗在皮膚上, 可治療面部黑斑、痤瘡、皶鼻, 頭面遊風, 花斑癬等。
營養學認為, 紅豆含有較多的皂角甙, 可刺激腸道, 因此它有良好的利尿作用, 能解酒、解毒, 對心臟病和腎病、水腫有益。 另外, 紅豆皮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
二、紅豆宜與穀類搭配食用, 選購看顏色
有句老話叫“穀里加豆, 營養賽肉”, 這也說明穀類和豆類搭配食用可以獲得營養的最大化。 這是因為植物蛋白質中的必須氨基酸與人體需要差異較大, 將其良好組合則可以取長補短。 穀類中的賴氨酸較少, 而豆類中較多;穀類中的蛋氨酸較多, 豆類中較少。 單吃哪一種, 它們的蛋白質都不能很好地吸收, 但是一搭配就發生了“互補作用”, 大大提高了蛋白質的吸收利用率, 跟肉的蛋白質差不多。
選購時以豆粒完整、顏色深紅、大小均勻、緊實薄皮的為佳品;其顏色越深, 表示鐵質含量越高, 藥用價值越大。 幹紅豆可用有蓋的容器裝好, 放於陰涼、乾燥、通風的地方保存。 清洗紅豆時可將其裝於盆中, 放適量清水, 攪洗一兩遍, 倒去雜質即可。

紅小豆的作用
除熱毒, 散惡血, 消脹滿, 利小便, 通乳。 癰腫膿血, 下腹脹滿, 小便不利, 水腫腳氣, 煩熱, 乾渴, 酒病, 痢疾, 黃疸, 腸痔下血, 乳汁不通;外敷治熱毒癰腫, 血腫, 扭傷。
赤豆可整粒食用, 一般用於煮飯、煮粥、做赤豆湯或冰棒、雪糕之類。 用於菜肴有“紅豆排骨湯”等。 由於赤豆澱粉含量較高, 蒸後呈粉沙性, 而且有獨特的香氣, 故常用來做成豆沙, 以供各種糕團麵點的陷料。 赤豆還可發制赤豆芽, 食用同綠豆芽。
紅小豆的營養價值
紅小豆含有較多的皂角甙, 可刺激腸道。 因此它有良好的利尿作用, 能解酒、解毒, 對心臟病和腎病、水腫均有益。
紅豆湯做法
美白祛斑湯
原料:綠豆5錢、紅豆5錢、百合5錢。
做法:將綠豆、赤小豆、百合洗淨, 用適量清水浸泡半小時。 大火煮滾後, 改以小火煮到豆熟。 依個人喜好, 加鹽或糖調味皆可。
去水消腫湯
制法:將生薏仁20克、紅豆30克洗淨浸約半日, 瀝幹備用。 薏仁加水煮至半軟加入紅豆煮熟, 再加入冰糖, 待溶解後熄火即可食用。

蓮子百合紅豆沙
原料:紅豆500克、白蓮子30克、百合10克、陳皮適量、冰糖約500克。
做法:先洗乾淨紅豆、蓮子、百合,清水泡浸兩小時。煮開水,把紅豆(和浸豆水)還有陳皮、蓮子、百合放入鍋中。煮開後用中慢火煲兩小時,最後才用大火煲大概半小時。煲至紅豆起沙和還有適量水份,就可以加糖調味,甜度根據各人所愛。
貼士:紅豆不必浸太久,最多是一到兩個小時,沒時間的可以不浸,也不要用熱水浸。陳皮不要用太多,但要用好的。中途可以加水,但豆和水的比例就要看個人喜好了,當然紅豆沙不能煮出來太少豆,紅豆湯就可以稀一點。冰糖要在最後才下,不然紅豆就會煮不爛了。最後轉用大火煲是為了紅豆能煲散成沙。
蓮子百合紅豆沙
原料:紅豆500克、白蓮子30克、百合10克、陳皮適量、冰糖約500克。
做法:先洗乾淨紅豆、蓮子、百合,清水泡浸兩小時。煮開水,把紅豆(和浸豆水)還有陳皮、蓮子、百合放入鍋中。煮開後用中慢火煲兩小時,最後才用大火煲大概半小時。煲至紅豆起沙和還有適量水份,就可以加糖調味,甜度根據各人所愛。
貼士:紅豆不必浸太久,最多是一到兩個小時,沒時間的可以不浸,也不要用熱水浸。陳皮不要用太多,但要用好的。中途可以加水,但豆和水的比例就要看個人喜好了,當然紅豆沙不能煮出來太少豆,紅豆湯就可以稀一點。冰糖要在最後才下,不然紅豆就會煮不爛了。最後轉用大火煲是為了紅豆能煲散成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