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莧味酸, 性寒;入大腸、肝、脾經, 質粘滑利;具有清熱祛濕, 散血消腫, 利尿通淋的功效;主治熱毒瀉痢, 癰腫瘡癤, 丹毒, 瘰鬁, 目翳, 崩漏, 便血, 一般人都可食用。 脾胃虛寒、腸滑腹瀉者、便溏及孕婦禁服。
性味歸經:性寒, 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腸經。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 利水去濕, 散血消腫, 除塵殺菌, 消炎止痛, 止血涼血。 主治痢疾, 腸炎, 腎炎, 產後子宮出血, 便血, 乳腺炎等病症。
營養成分:
每100克馬齒莧鮮嫩莧莖葉含蛋白質2.3克, 脂肪0.5克, 糖類3克, 粗纖維0.7克, 鈣85毫克, 磷56毫克, 鐵巨1.5毫克, 胡蘿蔔素2.23毫克, 維生素BI0.03毫克, 維生素民0.11毫克, 維生素PP0.7毫克,

食療作用:
1、利水消腫, 降低血壓馬齒莧含有大量的鉀鹽, 有良好的利水消腫作用;鉀離子還可直接作用於血管壁上, 使血管壁擴張, 阻止動脈管壁增厚,
2、消除塵毒, 防治潰瘍馬齒莧能消除塵毒, 防止吞噬細胞變性和壞死, 還可以防止淋巴管發炎和阻止纖維性變化, 杜絕矽結節形成, 對白癜風也有一定的療效;馬齒覺還含有較多的胡蘿蔔素, 能促進潰瘍病的癒合。
3、殺菌消炎馬齒莧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和大腸桿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可用於各種炎症的輔助治療, 素有“天然抗生素”之稱。
4、防治心臟病馬齒莧中含有一種豐富的Y-3脂肪酸, 它能抑制人體內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酸的生成, 幫助血管內皮細胞合成的前列腺素增多, 抑制血小板形成血栓素A2, 使血液粘度下降, 促使血管擴張, 可以預防血小板聚集、冠狀動脈痙攣和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