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又名香艾、蘄艾、艾蒿, 性味苦、辛、溫, 入脾、肝、腎經。 能散寒除濕, 溫經止血。 適用於虛寒性出血及腹痛, 對於婦女虛寒月經不調、腹痛、崩漏有明顯療效, 是一種婦科良藥。 現正是艾草上市的時候, 艾草可做艾糍點心, 加工成各種菜式和藥膳。 艾草的食用方法有很多種, 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艾薑煮蛋
艾葉10克、乾薑15克、雞蛋2個、紅糖適量。
將乾薑切片, 和洗淨的艾葉、雞蛋一同放進鍋裡, 加適量清水, 先用文火把雞蛋煮熟。 然後, 把煮熟的雞蛋剝殼, 再放進鍋裡藥汁中煮10分鐘, 加進紅糖。 好了, 一道熱氣騰騰、火力十足的“艾薑煮蛋”就大功告成了,

2、艾草青團
糯米粉180g、粘米粉120g、澄粉75g、白糖90g、艾草粉15g、沙拉油45ml、清水480ml。
包的時候手上要抹一點油, 這樣不容易粘手。 放青團的容器上, 也要稍稍刷一點油。 乘新鮮, 趕緊吃, 青團好吃又營養。
3、艾梗老雞湯
鮮艾梗150克(曬乾的艾梗可以減半)、老母雞1只(大約1500克左右)、精鹽適量、生薑10克、清水適量。
將老母雞放血宰殺, 拔毛、去內臟, 然後洗淨、切成大塊。 把生薑洗淨(不要去皮), 再拍扁。 瓦鍋洗淨, 放進老母雞、艾梗、生薑;加入清水。 先用猛火燒開, 煮約5分鐘後, 轉換成小火煮, 以水面有滾沸為度, 約煮1.5~2小時即可。 調入適量的精鹽即可飲用。
4、香艾煎雞蛋
艾葉洗淨後剁碎, 加入雞蛋攪勻, 加入鹽、胡椒粉, 鍋熱加油, 煎熟即可。 可當菜下飯, 令人開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