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腐乳不太瞭解, 問它是不是醃制食品? 常吃是否有利於健康?那就讓菜菜來告訴你們答案吧!
健康?不健康?
答案是腐乳作為發酵食品,
腐乳上的“白毛”是菌絲
第一步, 製作白坯。 將大豆浸泡後打成豆漿, 再將豆漿加工壓制成豆腐。 再將豆腐切成小塊, 此為白坯。
第二步, 接菌。 冷卻後將人工培養的毛黴菌種噴在白坯上,
第三步, 培養。 經過36-48個小時, 白坯表面就可生長出潔白的菌絲。
第四步。 搓毛醃制。 把白坯表面的潔白菌絲搓倒, 讓其把毛坯緊緊地包裹起來, 保護白坯的完整。 然後在乾淨的容器中重新碼放整齊, 最後再散上鹽醃制起來, 裝罐後注入湯料。
第五步, 後期發酵。 大概3-4個月即可發酵成功。
腐乳被讚譽為“東方乳酪”
豆腐裏的各種營養成分, 在製作腐乳的過程中幾乎沒有什麼損失, 反而是有所增加的。 與大豆相比, 腐乳具有以下優勢:
1、不會脹氣:許多人吃大豆後會感到腸脹氣, 這是因為大豆中存在脹氣因數。 而腐乳經過微生物的發酵, 這些脹氣因數被分解。
2、蛋白質利用率提高:大豆所含的蛋白質是不易被消化吸收的, 而經微生物的酶水解後生成了低分子多肽混合物, 易於被消化吸收。
3、B族維生素增加:由於微生物的作用, 腐乳中產生的維生素B2含量僅次於乳製品, 比豆腐還高6~7倍;維生素B12量僅次於動物肝臟。
4、異黃酮活性增加:發酵後的腐乳在真菌的水解酶作用下使苷大量水解, 變成游離型異黃酮苷原。 這些糖原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低粘度、抗凝膠形成性, 可以被腸道有效地吸收。
5、降低膽固醇:腐乳中的脂肪是不飽和脂肪酸, 本身又不含膽固醇, 大量實驗動物研究表明, 腐乳中的蛋白質疏水性成分能與膽酸結合, 降低動物體內膽固醇的吸收及膽酸的再吸收。